第十二章 敲打[第2頁/共3頁]
長孫無忌口中王叔玠便是隱太子李建用親信王珪。
王珪曾為太子中允,為李建成智囊,叫天策府高低為之頭疼,若非王珪武德七年受楊文乾兵變之事禍及,放逐巂州,玄武門之事可否功成還是兩說。故而長孫無忌將李恪比作王珪,已經算是極其正視了。
褚亮走在長孫無忌的身邊,見長孫無忌臉上仍有猶疑之色,因而道:“岑文字不過一介墨客,官卑職微,不敷為慮。長孫大人如果擔憂蜀王,何不敲打蜀王一番。他如果懂了,自當收斂,他如果不懂,那便是你我多慮了。”
褚亮不解地問道:“本日宴上,陛下準蜀王擇師,蜀王並未擇選三品以上朝中大臣,反倒擇選一個無職無權的秘書郎,由此可見蜀王並無野心,脾氣也算敦儒,恐怕長孫大人多慮了吧?”
褚亮道:“以蜀王現在的年紀,長孫大人的擔憂是不是太重了?”
“且先不急,待明日我見了蜀王再定,我這一身所學,總不能就在秘書省蹉跎了。”
長孫無忌行事一貫謹慎,他雖是太子母舅,但也不肯陷儲君之爭太深,免得引來李世民的不滿,反倒失了聖心,隱晦地敲打他一番倒也不錯。
“本日李恪之行並無逾矩,也許真的是我想多了?”長孫無忌本也不是刻薄之人,他在心中對本身問道。
褚亮與長孫無忌一貫交好,現在又為李承乾的太子舍人,長孫無忌對他天然信賴,因而對他說出看本身心中的擔憂。
存眷公家號:書友大本營,存眷即送現金、點幣!
長安城南,崇業坊,玄都觀。
宣旨的宮人拜彆後,岑文字看動手中的聖旨,彷彿在看著一杯燙手的熱茶,即使再渴,卻也不敢等閒飲下。
閒王?真的隻是閒王嗎?
褚亮那裡曉得長孫無忌心中所憂,他看了看四周,見並無旁人,因而問道:“希明(褚亮字)覺得蜀王其人如何?”
岑文字若為李恪之師,那便完整與李恪捆綁在了一起,將來便要與以長孫氏為首的東宮權勢為敵,此誹謗害,不言自喻。
星相之事,本就玄幻非常,就連袁天罡本身都不能非常鑒定,更何況是岑文字。
長孫無忌回道:“希明豈不聞王莽之術?”
李恪如果個毫無野心的乾才便也罷了,但是以李恪的表示來看李恪恰好不是,以李恪的天賦和本性,即使李恪無野心,恐怕太子身邊的人也不會放心他。並且就岑文字看來,恐怕李恪本身也不是本分的主。
午後未時,光天殿之宴已散,長孫無忌自崇教門過嘉德殿往宮外走去,長孫無忌回想著方纔在大殿中產生的統統,還感覺雲裡霧裡。
長孫無忌對李恪的猜想大多出自本身的直覺,李恪如果已然成年,長孫無忌必定對本身的猜想堅信不疑,可李恪年僅八歲,當真能有如此深沉的心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