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北戰(一)[第1頁/共4頁]
回營開初分馬光玉與馬守應兩營,馬光玉大哥,稱“大老回回”;馬守應年青,稱“小老回回”。馬光玉是流寇中的元老,但早在數年前即已病歿,馬守應時為其親信兼有遠房親緣乾係,迎娶了他的遺孀,一樣自號“老回回”。以是,與“闖王”之號傳播代替類似,在西北之地聲望素高乃至超越“闖王”的“老回回”,香火一樣未曾斷絕。而在馬光玉、馬守應兩代“老回回”苦心運營下,本就多西北牧民、鬍匪成分的回營在流寇中最以馬隊見長。常論其部“馬七步三”仍不貼切,說是大家乃至婦孺皆有馬,纔算中肯之語。
遠處湖陽鎮低矮的城垣已然在目,不過半裡,起渾營的兵士便可將腳踏入這朝思暮想了一日的目標地,但是,景可勤倒是從所未有的發急。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沉寂了數月以後,趙營轅門外那大如磨盤的十餘麵征鼓暌違已久地被再度擂響。隆隆咚咚的鼓點聲不斷,無數肆意招展的旗號中,趙營起渾營統製郭如克跨馬自絡繹的兵隊中徐行而出。
昨日軍議上,趙當世接管了郭如克搶險占有湖陽鎮佈陣、在回營必經之路上打一仗的發起。本日晨光熹微,郭如克便帶領起渾營出征。起渾營下轄三哨,每哨體例五百人,由景可勤、宋侯真及魏山洪彆離擔負哨官。按打算,景可勤的前哨與宋侯真的左哨為此行主戰力,魏山洪的後哨為後備。本來自發萬無一失,但是臨了趙當世忽派人傳信,說是巡檢司助戰,安排起渾營偕巡檢司弓手共赴火線。郭如克心中是千百個不甘心,但軍命難違,他對蘇照也不抱甚麼希冀,隻能徑直塞進魏山洪哨裡好生護著,隻求彆出幺蛾子拖了己軍後腿便是。幸虧蘇照怯懦怕事,臨戰之際六神無主,非常聽話,郭如克這才稍稍心安。
趙營起家晚,且一向以來貧乏進步戰馬數量的手腕和渠道,無法之下才改弦更張,以步兵為重、馬軍為輔。彆的因為多在四川、鄖陽等山地作戰,遭碰到以馬為主的仇敵比例亦少,耐久的客觀前提的影響形成了趙營高低根基對馬軍貧乏需求的認知。
流寇起於西北,素為產馬重地,又有與邊塞部落易物市馬之便當,日積月累下來,所擁馬匹數量遠遠超越普通比例。普通而言,一營當中,大頭領遍及有馬六七十匹乃至百匹、小頭領亦二三十騎,且皆體恤馬力,能夠善加操縱。平時走動徙轉,多乘驢騾,不到戰時絕少騎馬,“唯以老婆牽之,衣服婦女東西等項,各載以驢,團聚同業曰老營”。是故矯捷性極強,常常展轉千裡亦隻數日之工罷了。
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曾在奏疏中說:“先時賊避兵逃竄,今則迎兵對敵,擺佈埋伏,更番迭承,則剿殺之難也。賊大家有精騎,或跨雙馬,官兵馬三步七,則追逐之難也。”用以申明流寇中馬匹浩繁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