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外援(四)[第5頁/共6頁]
這一句直接打中了朱翊銘心底最擔憂之處。穀城之患為何者?西營是也。張獻忠劫奪各處州縣乃至左良玉財產的事他早就曉得,雖說本身目前和張獻忠並冇有完整反目,但未雨綢繆對於家屬老是無益有害的。在楚北,雖有陳洪範庇護,但到底內心不結壯,如果再拉一個強力人物支撐,無疑保險很多。是以他深思半晌,俄然起家舉起酒杯道:“在這襄陽,我最信陳大人。趙大人雋譽遠播,又受陳大人保舉,我更有何擇!”
襄王朱翊銘輕袖一振,點頭道:“趙大人說的在理。桃花本便能夠釀酒,前人《國經本草》中便說采新奇桃花浸酒,每日一飲,對駐顏大有裨益。本朝典故《普濟方》亦說‘三月三采新奇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今後服。久服,可除病益顏’。我府窖藏中就不乏桃花酒,本日便差人給二位抬去幾壇咀嚼。”
飲畢,朱翊銘道:“陳大人嚴於律己、克己營私,小王實在佩服。實話說,這半年來若無陳大人經心保護,這襄陽隻恐早成虎窟狼穴。”
趙當世忙道:“王爺折煞小人。能為王爺、世子爺解憂抒難,是小人的福分。”
一言既出,朱翊銘與陳洪範相對淺笑。特彆是陳洪範,他替趙當世爭奪到五萬石的糧秣,實在是費了一番口舌。五萬石不是小數量,拿出這筆資產即便敷裕如襄王也不成能眼皮都不眨一下。幸虧趙當世是個懂事的,不是那些個無私粗蠻的賊匪,雖是簡簡樸單講“借”不講“拿”,給人的印象頓時天差地彆,也為今後迴旋留下了很大的餘地。
趙當世抬首盯著他道:“王爺已經曉得了?”
朱翊銘點頭而言:“貴營的事陳大人此前已經與我說過了。”繼而道,“趙大人既至心實意幫忙我藩。我藩又怎能讓趙大人勞而無獲呢?隻要趙大人點頭,我藩中情願供應糧秣五萬石,以表誠意。”
朱翊銘問道:“趙大人?”
朱翊銘想想道:“實不相瞞,在棗陽,我藩中亦有地。隻是比來幾個月匪患日大,有好些刁民惡仆都趁機逃散了。”
陳洪範一鼓掌道:“恰是!近期襄陽府內流寇攻擊日趨頻繁,這些流寇數量甚多,分為無數小股行動,非常奸刁。已有很多處所遭其眾苛虐了。”這話說出來,朱翊銘的神采較著一苦。
桃枝搖擺,幾片淡粉小瓣掠入趙當世杯中,趙當世不覺得意,喝酒如常。陳洪範皺皺眉道:“賢弟,何故不將桃花瓣撤除。”
陳洪範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賢弟不必訝異。”轉而扣問,“賢弟既然賣力協守襄陽、南陽,不知這半月以來,有未發覺些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