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外援(四)[第2頁/共6頁]
趙當世、陳洪範亦不約而同起家道:“王爺信賴冇齒難忘,此後敢不為王爺赴湯蹈火!”
趙當世立即接話道:“剋日未能及時拜訪王爺,另有一因。受四周各州府大人所托,趙某都將精力花在了掃滅山寇水匪上。世子爺便是趙某在一次進剿中救釋出來的。現在棗陽至隨州一線匪寇蕩平,商旅遊人交來去熾,算有趙某不大不小一份功績。”
這一句直接打中了朱翊銘心底最擔憂之處。穀城之患為何者?西營是也。張獻忠劫奪各處州縣乃至左良玉財產的事他早就曉得,雖說本身目前和張獻忠並冇有完整反目,但未雨綢繆對於家屬老是無益有害的。在楚北,雖有陳洪範庇護,但到底內心不結壯,如果再拉一個強力人物支撐,無疑保險很多。是以他深思半晌,俄然起家舉起酒杯道:“在這襄陽,我最信陳大人。趙大人雋譽遠播,又受陳大人保舉,我更有何擇!”
襄陽地理位置極佳,襄藩的支出一半來自於租賦,一半來自於貿易。陳洪範當下細細報告了襄藩在襄陽、棗陽、南漳、宜城等地開設的錢莊、典行、鹽店、魚艙諸行業,趙當世聽在耳裡,喜在心中。
趙當世低頭道:“兄長謬讚,趙某隻是經心極力罷了,哪敢多想。”
趙當世雙目圓睜,驚奇道:“王爺的財產?”
陳洪範歎口氣道:“掐指一算,陳某來襄陽也有近半載。愧無尺寸之功,反而常讓王爺操心,太不稱職。得虧王爺宅心仁厚,從無指責,不然即便陳某長了張槐樹皮厚的臉皮,蹉跎至今,怕也羞破了。”說罷,與朱翊銘舉杯對飲。
“唉,常法這孩子……”朱翊銘籲口氣,“他將事情都與我說了。倘不是趙大人及時脫手,這孩子恐怕早已成了孤魂野鬼的下酒菜。”看得出,朱翊銘對朱常法很寵嬖,乃至於言語中涓滴冇有對朱常法私行出城的莽撞行動有任何指責,“小王之以是定要見趙大人一麵,亦是為了及時表達感激之情。待本日宴會罷了,必擇穀旦請趙大人來敝府正式伸謝,還望大人賞光。”
但是,跟著各地流寇民風,本來看似安定的這類憑藉乾係不成製止也要遭到涉及。
陳洪範撫須說道:“不過些鋌而走險的小蟊賊,本微不敷道。隻是行跡不定、神出鬼冇,令人頭痛。”又道,“按理說,王爺的事,陳某責無旁貸。但是陳某需求保護襄陽城,一旦分兵四散,不免導致城防空虛。現在群賊虎視在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泰山之責在身實在難以兼顧他處,還請王爺諒解。”
襄王朱翊銘輕袖一振,點頭道:“趙大人說的在理。桃花本便能夠釀酒,前人《國經本草》中便說采新奇桃花浸酒,每日一飲,對駐顏大有裨益。本朝典故《普濟方》亦說‘三月三采新奇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今後服。久服,可除病益顏’。我府窖藏中就不乏桃花酒,本日便差人給二位抬去幾壇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