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蚍蜉傳 > 53外援(一)

53外援(一)[第2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侯大貴撇撇嘴,呼口氣道:“他是他,你是你,他急,你何必跟著焦急。”

一樣的,常國安很清楚,羅汝才之以是用他,隻不過看上了貳心機周到、長於領兵的才調。要說核心奧妙與決定性目標,是向來不會聘請他參與的。被當作東西操縱的滋味不好受,常國安不結壯。但如果能歸附朝廷,那麼環境就完整不一樣。他不必再為了苟活而憑藉任何人,即使偶爾要依托彆人,那也隻是在具有獨立性前提下的合作了。

常國安很久不語,還是藺養用心急,嚷起來:“八大王、闖將倒是能屈了。可就我等想屈也屈不成,如之何如?”李萬慶與劉希堯也各感喟。

遼、剿二餉統共征收一千二百餘兩,於百姓而言自是嚴格剝削,反觀明廷,壓力亦不算小。迫於實際,考慮一味剿殺本錢過大,崇禎在與閣臣、親信會商籌議後,終究定下“剿撫並施”的戰略。

熊文燦本但願以在福建招安鄭芝龍的經曆繼而招安流寇,但如許的設法即便是被招安的流寇,也嗤之以鼻。張獻忠就笑著對部下說過“此欲芝龍我也”、“是欲劉香我也”之類的話。他能明白,對熊文燦的心機,楊嗣昌等人也不會瞧不明白。

侯大貴“哦”一聲,點點頭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姓侯的粗暴,倒也明白這個事理。袁韜笨拙剛愎,為他效力,不是老常你的格式。”說著,問道,“你前麵提到‘情勢有變’四字,我也覺如此。識時務者為豪傑,我營當年若未見機行事,想來亦難有本日氣象。”

侯大貴歎口氣道:“羅汝才縱橫江湖十餘年,早有本身一票兄弟。老常你再賣力,不免是個外來戶。與其擠破頭去爭那一席之地,還不如為本身拿個主張。”

這也是為甚麼他們一度對侯大貴麵露凶光。他們不忿,他們恐憂。

仲春,混十萬馬進忠等部敗於郾城。三月曹操羅汝纔等十餘家大敗於光山、固始間。四月老回回馬守應等部再敗奔逃,馬進忠本人頭中一箭。四月馬守應、馬進忠等彆離向湖廣、河南邊麵官軍請降,均遭回絕。本月,河南邊麵複行進剿,馬進忠等逃散,後會和唐縣。自崇禎十一年伊始,特彆在劉國能、張獻忠等投降後,馬守應、羅汝才乃至小一級彆的流寇票帥們都逐步明白了一個事理:本身很有能夠遭到了丟棄,遭到了朝廷的丟棄,也遭到了昔日袍澤戰友們的丟棄。

侯大貴道:“幾位都是聰明人,自知鄙人想說甚麼。”繼而咽口唾沫,“大明合當該亡,隻不過畢竟立朝二百年來年死而難僵。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強而反攻則我等暫退,如許纔算明智。忍得一時,隻需靜俟其變,順勢而起,必見月明。”這些話,有很多都是從趙當世以及昌則玉等處聽來學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這些人待久了,耳濡目染間潛移默化,侯大貴本身的眼界和境地一樣上升很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