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俊傑(三)[第3頁/共6頁]
陳洪範回聲道:“我還先放一旁。你想,襄陽是甚麼處所?兵家必爭重地,更是襄王、貴陽王在地,就冇有我,也是謹防死守猶若鐵桶。”
趙當世笑和道:“八大王起事早,年事也比我大,哥哥二字名至實歸。”
“至於真陽一帶吳太宇、白太微、盛之友等,俱是本地土寇,癬疥之輩不敷掛齒。”陳洪範越說越是鎮靜,臉上都微出現了些紅光,“熊大人與劉中使現在信陽,與北麵的汝南兵備道宋一鶴宋大人南北鉗製當中的曹操等營。張總戎等則不竭逼迫老回迴向南撤,而南部則有南陽知縣何騰蛟何大人所立二十四營死守,亦是夾攻之勢。再向西南,左良玉、秦翼明、羅岱等部尚候機為動,有他們坐鎮隔斷豫、楚,不管是老回回還是曹操,即便突圍出包抄,也需得先遭到當頭一棒!”說到這裡,長歎口氣,“這便是河南兩方的態勢,趙掌盤,你聽了作何感觸?”
趙當世問道:“如何個焦頭爛額法兒?”
此中勇衛營兵馬六千,左副總兵孫應元、右副總兵黃得功及遊擊周遇吉皆勇猛善戰,他們在監軍寺人劉元斌的帶領下先到河南與熊文燦彙合。而薊州鎮遊擊苗有纔等部則隨後尚未到達。那劉元斌雖是其中官,但很有膽色且知兵略,人呼為“小童貫”,他與熊文燦共同,連敗流寇,乃至於羅汝纔等數萬兵馬望風披靡,龜縮在山溝溝裡不敢行動。有他和熊文燦死死盯梢在光山、固始,羅汝纔等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意下如何?”
趙當世抿嘴不答,陳洪範卻也不等:“但是向東,當真是斑斕出息,陽關大道嗎?”邊說,自問自答,“非也!”
趙當世先說“哥哥言重了”,後話還冇說,張獻忠又道:“我頭前和你相說了湖廣河南一帶義兵的環境,是為你好。但是為人者需得擺佈兼聽,不然不免做事有失公允。現在陳老哥就是要將官軍方麵的安插流露給你,這般大好機遇,你如何就等閒饒過?”
趙當世微微點頭,聽他正聲道:“襄陽當下是凶惡地毫不是陳某用心誇大,朝廷早已佈下天羅地網,隻等諸如趙掌盤如許的豪傑自投坎阱,繼而一網打儘。”頓了一頓,觀趙當世麵有凝重,暗自欣喜,“目前鄖襄及至江淮,均由熊總理居中兼顧,有他做主,鄖撫戴東旻、豫撫常道立、楚撫餘應桂、漕撫朱大典等人方能擰成一股繩。”
當是時,兩人齊聲道:“今番隻要趙兄點個頭,這大明正牌副總兵的職位,就是你的了!”
趙當世笑了一笑,先提溜起酒壺,給陳洪範的杯中斟滿,而後回道:“自古華山一條路。趙某已落草為寇,無路可退,唯有向火線有一線朝氣。陳大人說襄陽凶惡,我亦知,但於我而言危境與緩境又有甚麼辨彆?即便這襄陽危急四伏,事到現在,縱刀山火海也隻能迎難而上,豈有退後拖延的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