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原因有三[第2頁/共3頁]
徐鎮川實在忍不住了。
彆的,東主不要忘了,我大唐為官,四年一任,除了防備使察看使轉運使如許的使職,五品以下的官員,一經離任,都要到長安吏部守選,選得上官,就去上任,選不上官,嘿嘿,就等著來年再選,據我所知,唐興縣這位胡縣令,在天寶十四年之前,足足二十餘年,僅僅選出來兩任。”
徐鎮川卻沉默了。
“好吧,你持續。”
再說了,老湯說征繳賦稅不易的三個啟事,前麵兩個還好說,確切是這一次任務的攔路虎,但是第三個的話,說就不好聽的,如果徐鎮川也是個貪婪之人,如許的總捕頭,不但不是阻力還是助力纔對,完成任務不就行了,誰去管唐興縣死多少人,我身後,哪管大水滔天?人產業天子的都敢這麼說,更何況他一個小小的台州參軍事?
“究竟上,陳縣令的這任唐興縣令,恰是他的第三次勝利選官……”
“此去唐興縣征繳賦稅,恐怕不易,啟事有三。
彆的還好說,最首要的是糧食,誰家的糧食能存八年?就算今後代二十一世紀的儲藏前提來講,國度儲備糧庫還時不時的調劑,以新糧換舊糧呢,如果放在大唐,彆多了,糧食存到第二年就開端發黴,八年?非得爛透了不成!
徐鎮川聽著都木了,元載就是個王八蛋,代宗也是個胡塗蟲啊。
“……唐……唐興縣……老朽就是唐興縣人……”
起首,本年征繳的賦稅,可不但僅是寶應元年的賦稅,而是從天寶十四年至今的全數賦稅,總計八年。”
“這位陳縣令斷事不明,行事寡斷,乃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胡塗官,也就是趕上了安史之亂,才讓他竊居高位罷了。”
“那縣令,乃是開元十九年的老明經……”
“說吧,你不說啟事有三麼?你乾脆都說出來吧,歸正這第一點我就冇有體例。”
老湯細心看了看徐鎮川的神采,這才謹慎翼翼地說道:
“好吧,胡塗官,想必他糊裡胡塗之下,也征繳不來多少賦稅,這麼說,我們雖是協理,不過在征繳賦稅一事上,恐怕還要依仗我們本身纔是?”
“普通環境天然冇有,這不是趕上安史之亂了麼,天下板蕩,中樞不存,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滿腦筋想的都是如何儘快停歇戰亂,誰會去考慮一個小小唐興縣的縣令任期?”
此時,直播體係私信聲響,狐狸撒點野,“這件事我正都雅過質料,友情供應給主播,野史記錄……不問負之有無,資之高低,察民有粟帛者發徒圍之,籍其統統而平分之,甚者十取八九,謂之白著……民有儲穀十斛者,則重足乃至命。”
“唐興縣令胡陳,本年六十有三了,三十一歲的時候才的中明經,要不然說他是個老明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