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 第八十九節 魏連理的快樂

第八十九節 魏連理的快樂[第3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很多人停止了自救,比如總商蔡世文等,他們加大了貿易量,冒死想做更多的停業,來彌補喪失,魏連理建立的連利行是一個很好的貿易工具,現金充分從不拖欠,並且為了搶貨源,還情願提早付出定金。

可現在行商們奉告蘇楞額說他們冇錢,錢都在前次夷人圍城的時候,報效朝廷做軍費了。蘇楞額當即怒不成遏,他當上這個海關監督但是花了大代價給和大人送禮的,粵海關監督但是馳名的天子南庫,老子好輕易謀到這份差事了,你們奉告老子冇錢!嬸嬸能夠忍叔叔不能忍,頓時就抓人,大刑服侍。

蘇楞額一怒之下,決定整治整治這個而益行。

題目是這件事鬨到了官府層麵,還一級級上報,連乾隆都曉得了。這就費事了,乾隆天子很不歡暢,頓時命令嚴辦,直接讓刑部參與辦案,最後將兩家負債最多的行商放逐到了新疆。至於欠的錢如何辦,乾隆大筆一揮,不就是錢嗎,還,還要雙倍還,欠380萬元,還760萬。直接讓粵海關從關餘中撥付,然後分十年讓行商們償還海關。

但是完美的金融業冇有出世出來,販子又始終有乞貸的動機,不免就會被高利貸一次次纏身,終究在廣州圍城,行商們再一次大出血以後,他們中的很多人資金鍊斷裂,又一次步入停業的邊沿。

可他到了廣州後發明,跟之前一樣,那些當官的挑選性的忽視了他的存在,跟他相同的仍然隻要蔡世文如許的行商。

1780年四行商停業以後,廣州官府跟當時的總商潘振承商討出了一個彆例,那就是建立了公行傭金,從十三行行商利潤中抽取百分之十,加上從每筆貿易中抽取百分之三伶仃放在一個戶頭作為公積金,以應對這類停業之類的事件。

厥後馬嘎爾尼覲見乾隆的時候,英國當局特彆交代過馬嘎爾尼,讓他不要在乾隆麵前提及東印度公司跟十三行販子之間的貿易膠葛,以免觸怒乾隆,誰曉得乾隆卻對勁洋洋的在馬嘎爾尼麵前提起這些事,因為在馬嘎爾尼看來,那些貿易膠葛是讓人不快的,可乾隆卻以為他的雙倍賠付是照顧了洋人,給了對方恩德。

以後操縱馬嘎爾尼的逼迫,他將本身的身份也竄改成了一個行商,他還用本身的名字,在廣州官府申請了一個執照,建立了一個商行,叫做連利行。

實在4家共欠內債隻要380萬元,他們假貸本金隻要107萬,利滾利翻出3倍多。但這算不上東印度公司欺負他們,實際上是遵循行市向他們放貸的,之以是利錢如此之高,主如果因為中國貿易文明一向不敷發財,在官府行政權力的高度擠壓下,官方冇有構成完美的金融體係,一個很簡樸的事理,某項財產越是發財,產品就越是便宜,中國金融市場不敷發財,假貸人獲得資金的本錢天然也就越高,市場行情普通利率都高達20%到40%之間,這在西方已經是很高的高利貸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