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分頭行動[第3頁/共7頁]
究竟證明周琅的決定是精確的,當週琅進入馬六甲停靠的時候,馬嘎爾尼一行已經分開了,固然才方纔到三月,但是風向非常抱負,馬嘎爾尼船隊提早解纜了,而周琅又在路上遲延了幾天,導致兩邊錯過了。
周琅這一點倒是冇想到。
如果謝狷介在婆羅洲出貨順利,然後一起緊追的話,這類環境很有能夠產生,至於馬嘎爾尼就不消擔憂了,既然汗青上他們勝利來到中國,周琅的呈現還冇法竄改這類汗青,是以馬嘎爾尼必定會勝利來到中國。
周琅現在能夠提早到達中國海疆,他的打算是在葡萄牙人節製的澳門停靠,等候馬嘎爾尼船隊,倒時候一起到達廣州,在澳門期間也能夠提進步行備貨,總之不管他買來多少茶葉等特產,回到印度都能夠賣掉,並且能包管相稱大的利潤。要曉得幾十年前,哥德堡號返航的時候,是直接被荷蘭人反對到巴達維亞的,倒不是要擄掠他們,而是但願他們將貨色在巴達維亞變賣,中國貨的遍及貧乏纔是大題目。
這些實在周琅都曉得,他可冇少跟那幾個老雇傭兵談天,在他看來,跟這些人搞好乾係非常首要。因為他的將來打算中,軍事力量相稱首要,而這幾小我如果能拉來幾個,是很好的軍官種子。
跟瑞士雇傭兵分歧的是,黑森雇傭兵並不是被一些雇傭兵頭子雇傭,而是黑森公爵親身送到其他國度中去的,這意味著黑森雇傭兵幫彆國兵戈,屬於一種國度行動。是以這些黑森雇傭兵不但單是為款項作戰,他們還是為他們的公爵作戰,為他們的國度而戰。而他們的國度跟英國簽訂有和談,這大大束縛了他們小我的挑選權力,讓他們不敢隨便背叛。
科林點頭:“他們隻在一種環境下會叛變,那就是冇人付出他們人為的時候。”
可他還是故作不知問道:“他們是雇傭兵對吧。隻認錢吧。我有些擔憂,如果疆場上我們的仇敵出的錢更多呢?”
因為這小我不是一個淺顯人,東印度公司派到周琅船隊的監督,既不是一個財務職員,也不是一個商務職員,更不是精通法律或者曉得中文的翻譯職員,而是一個軍事職員,這怎能不讓人思疑。
樂極生悲,大師大餐一頓,早晨卻預感了風暴。
現在周琅就是要登岸,找個海灣停靠,補給一下,同時修複一下受損的船隻,接著從速去澳門等候馬嘎爾尼。
此時已經不消多考慮,就算之前冇有打算過分隔行動,此時也必須做這個決定。因為對周琅來講,跟從馬嘎爾尼船隊能獲得的好處是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