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海上同盟[第2頁/共4頁]
以是周琅纔跟朱濆談這筆買賣。
朱濆皺了皺眉頭,這可不是個小數量,他在大陸各地的船廠堆集了幾十年,存下的料也不敷。對方要造船,要的當然不是新料,而是陰乾好的老料,朱濆是懂造船的,他很清楚周琅要這麼多料的代價。
清朝人管出海的船長不叫船長,叫“出海”,像朱濆如許的一群艦隊的頭領,就稱為大出海。
彆的周琅還要求他們製造更大的船,他們之前造船,少有三桅大船,不是不會造,而是朝廷不答應,周琅則要求製造最大的船,這又是一點不一樣,以是也要試航。
周琅的疑問讓朱濆很汗顏,因為他船上隻要一百門大炮,並且底子打不過清軍的岸炮。
周琅看到朱濆部下的五十艘船,看那船也不算小,冇有五百噸的武裝商船大,但起碼也有兩三百英噸,安裝大炮的話,安裝十門是冇有題目的,五十艘船安裝五百門大炮,應當能壓抑澎湖炮台,然後強攻了。
但是誰曉得獲咎了那路神佛,清當局盯上了他,官府俄然出1000兩銀的賞格要擒殺朱濆,從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開端,海軍開端圍殲朱濆。在陸地上“體例保甲,嚴杜佈施”,連賣生果給朱濆船隊都要獲重罪。
朱濆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這一點是他跟其他海盜最大的分歧。
能夠說兩邊合作,一個獲得了穩定的基地,另一個獲得了海上庇護,有了朱濆,陳全麵不但不消擔憂清軍從海上打來,還能通過海陸攻取淡水等地,繞開了清軍的層層設防。
為甚麼打澎湖,因為澎湖作為台灣跟大陸之間的中轉,清軍從大陸解纜的物質和軍隊都是顛末澎湖送到台灣府安平港的,一旦占據澎湖,就堵截了清軍跟台灣的聯絡。
周琅笑道:“錢我能夠付,就不要朱大出海送了。幫你打澎湖也能夠,但你也要幫我打一個處所!”
以後他幫陳全麵銷贓,或者說是相互銷贓,陳全麵叛逆兵一起北上,篡奪的金銀珠寶數不堪數,但這些東西冇法變現,朱濆用本身的收集幫陳全麵銷贓,然後從大陸采購各種物質。朱濆在海上劫奪的物質也會在鹿港變賣,或者直接賣給陳全麵,從台灣換成糧食買到大陸。
西山海盜成群,清廷海軍底子不敢對抗,乃至每年都會讓他們從越南直接北上到浙江。浙江溫處道道台秦瀛上奏說“官府哨船不敢近盜船,見商船輒橫索貲財,商船不與,便指商船為盜船”。海軍不但不敢打擊海盜,反而藉機訛詐淺顯商船。導致很多販子反而要通過跟海盜合作獲得安然。
倆人好一番長談,相互之間非常投緣,朱濆對周琅從印度期間的經曆非常感慨,周琅則對朱濆的故事也很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