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占領左營[第2頁/共6頁]
以是周琅才壓服科林來占據左營城。他奉告科林說,如果聽任左營不管,那麼清軍就有能夠操縱這裡作為打擊沙岸上停靠的東方曙光號的基地。如果占據了這裡,就即是保衛了他們的船隻安然,如許才氣夠放心的去維修毀傷。
對周琅來講,軍事行動停止的已經有點晚了,可科林這個正規軍官卻以為這已經是極限了,因為顛末前天夜裡一夜的作戰,兵士極其怠倦,他果斷反對持續作戰。
大部分人都參與了軍事行動,東方曙光號的維修事情,都隻能臨時停止下來。
放下望遠鏡就感慨:“這真的是一個好處所,我想我們應當能守很長時候。”
倆人當然都有各自不能為人道的啟事。
從他們行動開端,就冇有保密的認識,因為這幾天總有人盯著沙岸上的一舉一動。
他想過拉黃老二下水,可萬一對方一口咬定不知情,這件事最後還得是他高鵬兜著,畢竟事情出在他的汛地。
左營地點地叫做昌隆莊,莊頭就是離城不遠的官道入口,那裡有兩株大榕樹,傳聞是平台灣當時候種下的,另有說是國姓爺時候種下的。
周琅剛想說派兩小我近間隔看看,跟城牆上的科林聯絡呢,俄然城門就開了,就看到幾個雇傭兵走了出來,接著吊橋也放了下來。
十個雇傭兵加上三十個海員,用四十人封閉漁村跟左營之間的門路,其他六十人向左營城開進。
左營的環境在望遠鏡中看的一清二楚,周琅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刺竹也有些頭痛,城牆倒不是費事,因為這是一座土城,磊土築城的體例是北方出世了,有幾千年的汗青,鼎鼎大名的西安城、北亰城無不是如此,隻不過明朝時候,都給內裡包上了磚,在之前,乃至包含漢唐期間,實在中國的城牆多數是土城。
周琅之前已經跟村裡的老者探聽過這座城的環境了,康熙平了台灣以後,就在這裡建立了鳳山縣,可一向冇有築城,因為擔憂被背叛權勢操縱,隻扶植了衙署,直到康熙六十年,才構築了縣城,傳聞是衙署被人攻破過。雍正年間,知縣在城牆外種了三重刺竹加強防備,乾隆年間,又有知縣在四門修建了炮台。
哈拉爾用的是著花彈,這類利用木條作為提早引信的著花彈,在西方已經很平常了,也非常可靠,普通是用來壓抑仇敵步兵,攻城則是用實心彈重炮,但這幾門大炮既不是重炮,現在也不是為了轟塌城牆,隻是為了保護科林的雇傭兵爭奪城牆,是以用的是著花彈。
周琅更存眷科林的行動,看到他帶著人跑步靠近了城角,這座城並不大,城周隻要八百丈,一麵城牆也就兩百丈長,六七百米罷了,科林的三十個雇傭兵很快就跑到了城角四周,然後拿著軍刀開端砍伐刺竹,他們砍出了細細一條路,然後放了很多火藥,點然後炸開了一條寬廣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