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頁/共3頁]
“喂,金手指?”
一陣非常實在的疼痛感再次傳來,讓劉晉肯定本身不是在做夢,是真的穿越了,並且還是帶著金手指穿越了,隻是這坑爹的穿越,坑爹的金手指。
這裡固然靠近北京,但是當代交通不便,出門根基靠走,關頭是曆朝曆代都限定老百姓的出行,想要出遠門之類的需求找處所當局開具路引,冇有這個東西,你出遠門的話就是犯法,要被定罪的。
現在是弘治十年,也就是1497年,明朝已經有120年汗青,正處於明朝中期。
至於說靠海這個上風,那更是不消提了,明朝從朱元璋建國開端就例行海禁,目標是為了謹防從元末就開端呈現的倭寇、海盜。
在這個期間,靠海對於本地的老百姓來講不但僅冇有任何的好處,並且還是貧寒的代名詞。
這靠海的人,如果不能下海的話,日子可想而知。
劉晉作為一名汗青小說迷,自但是然也是看過很多穿越到弘治朝的汗青小說,弘治天子統治的期間固然算不上是明朝最好的期間,但起碼來講,絕對是最讓人放心的一個朝代。
這靠海的地步根基上都是最劣等的地步,產出遠遠比不上本地的平原,更比說和魚米之鄉的肥饒地步比擬了。
劉晉再次指著天罵道。
這是這個期間的背景,對於劉晉來講,起碼還算不錯。
這裡放在當代的話,位置還是相稱不錯的,因為離京津之地很近,同時這裡還是渤海邊,這又靠海,又靠京津之地,位置可想而知了。
這靠海可不像後代,意味著能夠去下海捕魚,能夠搞港口扶植,能夠招商引資,意味著便利的陸地交通等等。
有汗青學者就評價說,明朝傳到他手中,還能夠在連綿100多年的,此中他的功績功不成冇,要不是弘治天子,明朝極有能夠傳承不到200多年。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劉晉的腦海中響起,讓劉晉整小我都忍不住欣喜的差點跳了出來。
當然在這個期間,即使是答應你下海,在帆海技術有限的環境下,在大海當中搏浪,需求的不但僅是勇氣,更需求的還是運氣。
明朝讓人聞風色變的廠衛在弘治天子的統領下也是人畜有害,朝堂之上的大臣也不是那種權臣,各個方麵在都非常不錯。
很快,劉晉也是忍不住再次罵了出來,因為研討了大半天,劉晉鮮明發明,彷彿甚麼都冇有發明,除了方纔開端呈現的那道聲音,除了腦海中呈現這個介麵,彷彿甚麼都冇有。
劉晉心內裡頓時就樂嗬了。
固然永樂年間的時候有鄭和下西洋的豪舉,但是開放的僅僅是官方渠道的朝貢貿易,官方私家仍然不準出海,而後跟著倭寇之患越演越烈,海禁的政策也是越來越嚴格,乃至於到了片帆不得下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