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第2頁/共4頁]
三娘笑睇女兒一眼,眼底儘是藏不住的寵嬖,嗔道:“就你嘴甜。”
三娘可歡暢壞了,一下子買了幾斤大米和一籃子雞蛋,還挑了兩批新布,要給女兒和阿牛做身新衣裳。
阿牛哥說,趁著闤闠,她孃的餛飩如果能拿到鎮上去賣,如果賣的好,一天能賣很多錢,比她們在村兒裡賣一個月還多。
就這麼擔擱著,過了十年。現在女兒跟她一樣,半個字也認不得。
三娘餛飩做的極好,村裡人都情願上她這兒來買餛飩,每逢闤闠,三娘就帶著女兒到鎮上賣些野果子,如此,勉強能保持生存。
見孃親猶疑但已有些心動,阿九再接再勵,說:“鎮上賣六文錢一碗,咱就賣三文錢,再贈個果子。”
――
既然麵前有掙錢的機遇,三娘想,也罷,不如一試。
“阿牛哥!”阿九悄悄放下給客人端的碗,便朝他招了招手,笑容光輝萬分。
他比她高出一個頭,現在他低頭,她抬頭,兩人離得很近,十歲的阿九並不曉得這意味著甚麼。
三娘皺了皺眉,想也未想便說:“……這……這如何行……”
“不消不消。”阿九趕緊拒道,“地裡另有那麼多活兒呢,阿牛哥你忙你的。”
她想讀書,想認字。
“阿九這麼聰明,準一學就會。”阿牛笑回,看著小女人的眼睛,柔情萬般。
阿九一邊包餛飩一邊幫手端送給客人,忙得滿頭大汗卻不覺涓滴累,隻如果有錢掙,她如何忙活都不怕累。
小時候是因為窮,上不起書院,厥後他掙得幾個錢,也曾想疇昔認幾個字,但是在書院上了一天的學,他連本身的名字都識不得,也便罷了。家裡地裡活兒這麼多,他又是家裡的頂梁柱,哪兒能華侈時候和錢再去書院。
想到這些,阿九放動手中的果子,坐到母切身邊,一雙烏黑的大眸子非常當真的看著母親說:“娘,我們明兒去集市上賣餛飩好不好?”
“地裡不焦急,趕巧我明兒也去賣南瓜,一起去罷。”
家裡養了很多雞鴨,每當下了蛋阿牛總要拿幾顆到阿九家,逢年過節的他殺雞殺鴨也會分一半肉給她們。兩家離得近,他爹和阿九爹又從小交好,他打小就冇娘,阿九爹和三娘冇少顧問他,他身上穿的都是三娘一針一繡縫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小半天下來,倒還真有很多人來她們這裡吃餛飩,香氣飄飄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主顧。重點是,吃碗餛飩三文錢另有個甜果子送,這要在彆的地兒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
“又胡說。”三娘又蹙眉,“買賣豈是這麼好做的,我們到集市上賣賣果子還行,賣餛飩,哪有地兒給我們擺攤呢,再說鎮上甚麼好館子冇有,娘這點東西,入不了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