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從陳橋到崖山 > 孟昶出降篇

孟昶出降篇[第3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唉!蜀道難是難,可傍門左道怎這麼多啊?王全斌又是好這一口的,聽到有來蘇小徑,頓時來勁了,卷甲赴之。可這太冒險了吧。萬一被王昭遠半路設個埋伏甚麼的,王昭遠不正成了薑維?康延澤道“蜀人數戰數敗,膽氣奪矣,可急攻而下。來蘇狹徑,主帥不成自行,遣一偏將可矣。在青強店與雄師夾攻劍門,昭遠等必成擒矣”兵行險著不是不成,但不成儘行險著啊。王全斌是聽勸的。令前鋒史延德分兵走來蘇路,本身以精兵佈陣,隻待史延德到達關後,便可南北夾攻了。

30日,王昭遠決定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引兵退守劍門。可他走的太倉猝,忘了件首要事情,他冇把利州城內的柴燒儘,城內80萬斛糧食被宋軍全數笑納。逃入劍門的王諸葛驚魂稍定。這但是天下第一險關劍門關啊!當年薑維領3萬蜀兵在此硬是擋住了鐘會10萬魏兵,逼得鄧艾從陰平小道的山坡上一起滾到成都城下,劉禪才終究投降。這是天險裡的天險,蜀國的最後一道樊籬,也是彼蒼給曆代蜀人最後一線朝氣。在此之前,劍門關從未在正麵失守。但巨大的記載,都是留給“巨大”的人去突破的。

不過王諸葛還是有一點強過諸葛亮的。諸葛亮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王昭遠也鞠躬了,他向趙匡胤鞠了一躬,然後活了下來。

自古都有天險不敷憑,雄關不成拒的名言,劍門關名聲太大了,古來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揣摩著如何去破它。乾德3年(965)正月月朔,王全斌召開軍事集會。一些熟諳本地山勢地形的蜀國降兵就將劍門關罩門流露了出來:劍門關東南有條狹小小道叫來蘇徑。蜀人在江西對岸設了柵欄,但能度疇昔,以後再南走20裡,到青強店,便可上到官道。如此便可繞到劍門關背後。

太子纔到綿州,就聽聞劍門關失守,王諸葛被抓的動靜,倉猝打道回府,將這一動靜陳述給本身的天子老爹。且他對勁的說——老爸,我把事情都搞定了。現在從綿州到成都,甚麼都冇有了。能燒的我都燒光了。有位叫石奉頵的老將軍也對他說宋軍遠來,不能耐久。隻要堅壁清野,我們還是能守住成都的。孟昶長歎一聲“吾父子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今雖欲閉壁,誰肯效死”這時他的宰相李昊走了過來,奧秘的說“陛下不必絕望。臣已探聽清楚了。高繼衝、周保權在開封都活得挺好的…臣還傳聞宋帝特地為您蓋了大屋子,有五百間那麼大啊”李昊臉上又現出一絲難以描述的詭異笑容“陛下,如你同意,臣會為此而極力”

眼下年底了,王全斌還要派人回京給火線的天子陳述最新戰況。史稱趙匡胤接到王全斌的戰報時,正坐在皇宮講武殿中。內裡冬雪紛飛,殿裡春暖融融。天子身四周用毛氈圍了一小間,中間燃著炭火。天子身穿紫貂裘,戴紫貂帽,正襟端坐。聽到他盼望的好動靜,趙匡胤長出口氣,俄然站了起來,把身上貂裘連帽都脫了下來“朕被服如此,體尚覺寒。念西征將帥衝犯霜霰,何故堪此”令快馬日夜兼程以此貂裘賜王全斌,全斌拜賜感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