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伏錦傳 > 第一章 彼時少年(一)

第一章 彼時少年(一)[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堂屋內,窗明案淨,暖爐熏香。孫策洗罷澡,換上潔淨衣袍,上前對周瑜道:“公瑾,冇想到多年未見,我穿戴你的衣衫,還是如此稱身。你也不早點來接我,害我淋了一身韭菜,現下另有味兒呢。”

鳥人?孫策聽了這話不由一怔,思路更亂。當時他與周瑜隻要十二三歲,瞞了母親偷偷去峴山尋父,因陣勢啟事隻看到孫堅倒地刹時。那一刻他五內俱焚,心神混亂,底子冇有重視有何響動,現下回想起來,好似確切曾聞聲鳥鳴之聲,渺遠又恍惚,難尋蹤跡。這模棱兩可又匪夷所思的線索,如無根之水,無從切磋,孫策蹙著俊眉,神情裡儘是難言的失落。腕上“卍”字傷痕,乃是他本身一筆一劃刻上,這五年來,他未有一日敢健忘殺父之仇,可若要複仇,談何輕易?

趕廟會的百姓們毫不躲閃,湧上前來,抬頭看著禦馬如蹈舞的孫策,拊掌大笑。有女人認出孫策打扮,大聲嚷道:“孫郎!他是吳郡江都的孫郎!”

孫策斜倚坐下,笑得滑頭又喜慶:“難怪連我母親都說,你是這世上最體味我的人。不過這事倒真算不得甚麼爛攤子:我籌算去壽春找袁術,討回我父親的軍隊,你跟我一起去罷。”

周瑜所言不假,居巢固然闊彆戰亂,卻因陣勢啟事耕地不敷。中原烽火頻繁,米價飛昇,遠在江南的居巢備受其害,客歲寒冬縣裡有半數縣民無米糧越冬。此人是官宦以後,家中又有人經商,家底殷實。生逢亂世,這位仁兄見百姓不幸,不治產業,反而賣地買糧,賙濟窮戶,一時候名聲在外。與周瑜瞭解後,他二話不說就將家中兩倉米糧中的一倉共三千斛相贈。縣府開倉賑災,居巢百姓才得以安度隆冬。

大敵剿除後,義兵分崩離析。袁紹袁術兄弟二人藉機圖謀稱雄之事,與公孫瓚逐鹿河北之地,鏖戰正酣。孫堅慨歎諸侯權力排擠,哀民生艱苦之時,竟不明不白地死於亂陣當中。江東義兵群龍無首,紛爭四起,攻城略地,無一日安寧。百姓備受其擾,不過兩三年間,人丁銳減,折損百萬不足。

談笑間,一名體貌魁偉,滿頭灰髮,鼻直口方的男人駕車而來,行至老宅門口,將車馬交予小童,徑直走入天井,大聲喊道:“公瑾老弟!”

此人說話直率,神態惡劣,似是個脾氣中人。見其滿頭花髮,孫策拱手問:“晚生有禮,不知這位叔伯如何稱呼?”

雖是三進院落,卻隻要老婦與小童兩人服侍。老宅前庭種著幾棵稀少的牡丹,此地泥土瘠薄,不宜蒔植此花,周瑜操心顧問,卻隻開出了班駁的幾小朵,在昏黃煙雨中顯得楚楚不幸。

周瑜起家號召道:“快快請進!伯符,這位是我的老友,臨淮人士,曾於我居巢百姓有倉米之恩。”

“少將軍不必客氣,魯某名肅字子敬,因為敬慕老將軍風華,投筆從戎,插手了老將軍麾下!想當年老將軍率十八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苦戰大穀關,身先士卒擊潰華雄,直搗洛陽城,何其風景!本日魯某能見到少將軍,能夠算是平生無憾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