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了記工員[第1頁/共3頁]
臘梅冇上過學,還曾經是一個小傻妮兒。之以是讓她當記工員,是因為隊長王貴蘭乃至隊上的婦女們,都以為她不傻了,倒是比彆的同齡的孩子都聰明。
人們“哄”的笑了起來。
記工冊上是按“晌”記,做一天工記“拾晌”,淩晨兩晌,上午,下午各四晌。
遵循下級分派的任務,出產隊上訂了兩份報紙,供大師瀏覽學習。臘梅近水樓台先得月,每有報紙來,都要拿著看一個遍。
王貴蘭會心,但又怕本身一嚴峻忘了,對臘梅說:“你也到會場上去,我忘了好提示我。”
乖乖!一大籠屜7、八十個糰子,她一乘一加就出來了,這不是妙算嘛!
偶然固然詞不達意,偶然還牛頭不對馬嘴,但這時候人們的文明程度都不高,多數聽不出來。
實施工分製今後,每個社員都有一個記工分的小本子。每天吃完晚餐後,便集合到出產隊部,記當天的出工環境。
這個期間王店村還冇有幼兒園,家裡冇白叟看孩子而孩子又能分開身的,母親為了出工掙工分,就會把孩子帶到地裡,讓其在地頭上玩耍。
臘梅也不坦白,把報紙上的題目給他念一遍,再給他簡樸地說一說內容。
要開會了,彆處的孩子也會跑過來看熱烈,會場上呈現孩子一點兒也不希奇。以是王貴蘭讓臘梅也去。
十一隊的記工員倒是臘梅。
返來上工的時候,有的社員光早退,因而就學著帶領攻訐:“哪次上工都是你早退,有再一二三四,”說了以後,記得後一句也是數字,卻想不起來如何說了。便順著來了一句“冇有再五六七八。”
王貴蘭發言道:“縣帶領、公社帶領來我們十一出產小隊指導事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很大的鼓,”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臘梅曉得他要忘詞,從速小聲提示:“快說‘舞’,上麵是‘舞’!”
人們“哄”笑起來。
再一次就是客歲春季高山種麥時,十一隊有一塊地平整的很好,被下來觀察的縣帶領看到了,就要頓時調集各村出產隊長,在十一隊的地裡開個臨時現場會,號令彆的出產隊向十一隊學習。
臘梅對他說:“冇有如許的句子。你是想說‘有再一再二,冇有再三再四’吧?”
工分的品級是由本出產隊的全部社員大會逐人評定出來的,根基上是遵循青丁壯勞動力是一個品級,每“晌”一分;女勞動力是一個品級,每“晌”零點八分;老年勞動力是一個品級,每“晌”零點六分;病殘勞動力一個品級,這要看殘疾的程度,普通給零點三至零點五分。
底賬上也按“晌”記,然後按公分品級折算成工分。
這一實施工分製,晚餐後出產隊部裡可就熱烈了。
在人們的心目中,都以為臘梅被白頭髮老奶奶調教成了小神童。其文明程度,一點兒也不亞於隊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完小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