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二進洛陽城,妙語博佳人(下)[第1頁/共4頁]
那亭主對嵇康莞爾一笑:“公子方纔真是妙語連珠,令我大開眼界。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嵇康本來隻是坦白而言,就事論事,冇想到這黑衣學子見說不過他,竟出言進犯,便鳳眸一眯,笑道:“我這有個故事,不知你們聽過冇有。”
嵇康從未見過如此容姿傾城之少女,一時看得呆了。而那少女現在也怔怔地望著他。此時嵇康身騎白馬,白衣飄飛,黑髮輕揚,長眉微挑,鳳眼流光,星眸敞亮通俗,唇角帶笑含情,俊美非常,偉岸無雙。簾下少女看著看著,臉上出現紅暈。
黃衣學子猶自回嘴道:“凡事皆照規定範本行事,又有何不好?”
剛看了一會,隻聽一個白衣學子道:“傳聞這石碑的字體,是照已故書法家邯鄲淳的字體所臨摹雕鏤,公然剛毅有力,筆法不俗。”
嵇康與鐘會本不肯參與會商,聽至此處,嵇康忽得輕笑一聲,道:“此言差矣,當年世子之爭,邯鄲淳並未參與此中,而是高祖文天子與陳王爭著與他交友,他卻潔身自好,不為所動。”
嵇康聽罷搖了點頭:“這你就更是有所不知了。當年邯鄲淳去見陳王,乃是奉太祖武天子之命前去,並非成心攀附。至於厥後為高祖文天子作賦,則是為了酬謝他的知遇之恩,有何不成?凡事需經考量才氣下定論,豈能人雲亦雲?”嵇康所說的太祖武天子便是曹操。
另一黑衣學子道:“是啊,他的書法博覽眾長,篆書仿效曹喜,楷書取法王次仲,諸體皆能,連大書法家蔡邕都曾讚他的碑文乃‘絕妙好辭’。不過,此人除了書法以外,彷彿彆無所長。當年高祖文天子與陳王曹植爭奪世子之位時,他在中間兩邊奉迎,油滑得緊!”他口中的高祖文天子便是曹丕。世人聽了,皆如有所思地點點頭,群情起來。
世人聽了,體味出此中之意,又都哈哈大笑起來。那黃衣學子曉得嵇康又是在巧罵他,說他是呆板陳腐之人,一時無可回嘴,隻得紅著臉擠出人群。眾學子見嵇康如此機靈博學,伶牙俐齒,再無人敢出來與他辯論。隻聽一人問道:“這位公子,你說話甚是風趣,不知這些故事都是從何而來?”
嵇康悠然道:“傳聞疇前有小我,凡事都喜好不懂裝懂,人雲亦雲。他與人一起去聽歌姬彈唱,雖本身底子不通樂律,不認樂譜,但還是假裝一副沉醉的模樣,跟著彆人一起喝采擁戴。厥後,輪到他點曲子給客人聽,他冇體例隻好讓歌姬把曲名都寫出來,放在一個金飾盒裡,好從中抽曲子來聽。他主張打得好,豈料這金飾盒裡,本來還放著些藥方。客人來了,他故作風雅地去抽曲子,冇想到竟拿了一張藥方出來。他也不認得啊,隻當本身抽了一首好曲兒,便大聲對歌姬道:‘給我們彈一曲《附子當歸》吧!’世人聽了皆哈哈大笑,曉得他誤將藥方當作了曲名,本身卻渾然不知……”說到此處,圍在中間的眾學子都轟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