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外察考成(求推薦票)[第1頁/共5頁]
史知縣:“弄桑乃是國本,朝廷又有拿半年不公佈政令催促處所官勤於政務,與民歇息,你這廝說的都是廢話。”
本來,明朝的官員任免有嚴格的軌製。不管你是靠中進士在六部觀政三年下派到處所做七品知縣,還是由舉人選官,任期都隻要三年。三年期滿,朝廷會讓下屬對你停止考評,並送六部和內閣考覈,考覈合格,你還能夠持續乾上三年。三年後,再次考覈。
難不成叫人挖開淮河,放水衝地?
彆的一個師爺插嘴:“縣尊,要不如許,把本年未征收的夏糧併入客歲,先對付疇昔再說,也就是動動筆改個數字。”
正愁悶著,內裡的史知縣又對幾個師爺提及話來:“本官自三年前來安東出任親民官,在任上櫛風沐雨,想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憂。所思所想,不過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報效君父和朝廷。無法安東地處偏僻,物產不豐,百姓困苦,每年朝廷賦稅都不能儘數交納。本官為政刻薄,不肯催逼。無法朝廷三年外察之期已至,各位本日得為本官拿個章程出來,又好對下屬有個交代。”
很久,王師爺感喟一聲:“縣尊的運勢也是太差,不如上一任知縣啊!”
這個周楠倒有幾分才調,倒不是隻曉得賦詩做詞的落魄墨客。
他罵周楠是胥吏,屋中的三個師爺大覺難堪。他們都是本地人,固然現在已經混成了典吏,成為大明朝體製能的吏員,可當年誰不是從身份寒微的衙役混出頭來的?
史知縣想了想:“你先下去,此事我再和幾位典吏商討。”說罷,他厲聲喝道:“這幾日你且住在驛館,梅家媳婦失落一案持續查。依本官看來,她不管是被人拐帶還是離家出走,估計都會藏在淮安城中。你要實心用事,本官估計還會在府城三五日。到時候你若破不結案,本官毫不容情。”
史知縣點點頭:“你持續說下去。”
其他兩人都微微點頭,說也隻能如許了。
“大老爺,小的之前也冇在衙門裡做過事,這此中的樞紐一定就瞭然。不過,當年讀書的時候也上過幾次考場,碰到過有考官專門出世僻的題目來刁難考生。碰到如許的題目,你就算如何做也討不了好,乾脆將卷子給撕了倒也清爽。嘉靖三十年那場大水,就好象是直接撕卷子。我們隻要做出些事來,讓下屬冇法也得空考覈就成。”
這個可駭的動機在心中一閃而逝,史知縣怒喝道:“你這說的是甚麼胡話,身為一方掌印官,如何能夠盼望轄地百姓受災?”
正要發作時,門口就傳來周楠的聲音:“大老爺,固然我們不能盼望縣裡罹難,但還是能夠搞點事情的。天災大老爺等不到,無妨儘儘人事。”
史知縣一陣語塞,又持續罵道:“甚麼人事,你這個卑賤的胥吏又有甚麼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