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暴雨[第2頁/共4頁]
這一昂首一側首,窗外東風忽嘩聲輕作,雨絲斜向,一兩瓣桃花裹在風裡,輕飄飄落在製硯的桌案上。
特製的桌案隻要半臂高,沈硯盤腿坐著,微俯低頭。隻瞧得見一頭烏髮梳辮而髻,彆無他飾,清爽利落得不似她聲音那般柔嫩懶憊。
閒逛了約兩刻鐘,吳娘見沈硯腳步慢下來,指了牆下一張石凳請她疇昔坐,“七娘可要叫寺裡送茶水來?”
沈硯的聲音漫不經心,吳娘卻不敢覺得她本意如此。七娘子學製硯三年不足,一手持鑿一手握錘,在這些石頭上破鈔了無數光陰。製硯的石質再溫軟終歸是堅固的,在石料上錘鑿雕鏤,操心吃力,最是磨人。以是吳娘感覺七娘內心是愛好做這事的,不然如何能磨破一手血泡、留下一手薄繭來。
吳娘輕聲喚沈硯,“七娘,奴婢有話想說,你停一停好嗎?”
她拿起製硯台上的一柄小鐵刀。斜口已有了鈍跡,這些請打鐵鋪特製的刀具即便用了上好生鐵,仍然很脆。她剛學製胚時,手上鐵錘冇個輕重,毀了不知多少石料,也折毀了無數刀頭。現在她已不是新手,她學會瞭如何用這類細杆的小柄鐵刀,在石頭上雕鑿出花兒。它並不是很難的技藝,但很需求耐煩,也很費時候。
案上的深青石料是一塊歙石,約三五寸長寬,已被打胚成一塊近似長方形的硯台。石硯粗雕時已鑿出墨堂和墨池,右上空餘處也已刻出三兩橫斜的花枝。桌上散著十數柄小鐵刀,剷刀、圓刀、平刀、斜刀,另有毛刷、小錘等物,石屑亦是很多。沈硯右手指尖纏著布條,她捏著半指粗細的小刀,專注地在質地堅潤的歙硯上來回滑磨墨池的邊線。
吳娘還在給她揉捏肩膀,阿桃和阿杏從內裡出去,帶回一壺酒和一碟快意糕。沈硯不愛吃這甜膩的芝麻糯米糕,叫她們拿去分了,又取杯來自斟自飲。這花蜜兒味調的清酒,沈硯一口氣喝幾壺都不會醉。
阿桃和阿杏早已見怪不怪,笑嘻嘻拿了傘走進雨裡。
以石為紙,以刀為筆,正合適她來投入,消磨光陰。
饒是日日對著七娘子,吳孃的心跳也快了一分。她眼神馳沈硯支起的膝蓋上一丟,柔聲責備道:“娘子還不快些坐好,再過兩月就要行及笄禮,被夫人曉得可饒不了你。”
沈硯這才重視到,當即從善如流改成跌坐,吳娘便不說甚麼了。
生不逢時,有片瓦遮風擋雨,便也要有為這屋簷修補奉納的憬悟。
“誰曉得呢,”沈硯手上拿著圓刀, 低頭在一塊石料上謹慎地磨去多餘邊角, “隻能禱告彆連著梅雨季了。”
案上的深青石料是一塊歙石,約三五寸長寬,已被打胚成一塊近似長方形的硯台。石硯粗雕時已鑿出墨堂和墨池, 右上空餘處也已刻出三兩橫斜的花枝。桌上散著十數柄小鐵刀, 剷刀、圓刀、平刀、斜刀, 另有毛刷、小錘等物,石屑亦是很多。沈硯右手指尖纏著布條,她捏著半指粗細的小刀, 專注地在質地堅潤的歙硯上來回滑磨墨池的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