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特種部隊縱覽(一)(摘自:新浪部落格)[第3頁/共12頁]
最後彌補一點,如果從血緣上說,實際上飛軍的成員包含兩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含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厥後成為彝族,布朗族等雲南少數民族,精於射術,後者為氐羌和冉馳,自古有構築碉樓的風俗,《華陽國誌》記錄了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為傭,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蘋果農副產品,冬春返回故裡避寒的景象,石碉樓,記錄了青羌的汗青,也揭示了他們長於守禦的特性。
變遷:全軍毀滅
飛軍不愧南中懦夫的威名,英勇善戰,在蜀漢的曆次戰役中都有著超卓的表示。??
《四川通誌》:昔武侯南征,命郭達造箭於此,其爐猶存,故名打箭爐。時有青羊繞山而行,夷人不敢輕至。固然這個隻是傳說,但也從一方麵證明瞭蜀軍對弓箭的需求量大。
1、羽林騎、2、虎賁軍、3、丹陽兵、4、無當飛軍、5、飛熊軍、6、陷陣營、7豺狼騎、8、白馬義從、9西涼鐵騎、10、白耳兵、11、先登死士、12、虎衛軍、13、清閒津死士、14、解煩軍、15、大戟士、16、遼東兵、17、黑山軍、18、東州兵、19、青州兵、20、黃巾軍
主帥:王平、張嶷
有了八陣圖這類陣法,又大量利用鐵箭簇,諸葛用心數年,終究找到了對抗重甲馬隊的體例。因而第一次出祁山,魏國舉國震驚,震驚的不是彆的,就是發明蜀國找到了禁止魏國馬隊的體例。
無當飛軍因為山地作戰的特性,常被用於討伐兵變少數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反,蜀漢出意向寵的宿衛兵代替其前去征討,設備不成謂不精美,成果這位性行淑均的名將卻死在了少數民族叛軍手中,還是無當飛軍疇火線調回,才節製結局麵。那應當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飛軍了。??
如此好處,天然不能讓處所獨享。同時,也為了完整製止南邊盤據權勢死灰複燃,在諸葛亮主持下,蜀國不吝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就是無當飛軍的來源。這支軍隊的成員達到蜀郡今後,就成為蜀國的軍戶,世代為蜀國從戎為生,成為職業甲士。時成都和南中的繁華不成同日而語,南中夷族素重懦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馳驅而告,刺血主動,以此為榮。讓人想起英國軍隊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營雇傭軍的場麵。當然,當時南邊人丁未幾,徉柯郡兩萬戶,建寧郡萬戶,朱提郡八千戶,興古郡四萬戶,一下子調走一萬戶能征慣戰的世家,對本地盤據權勢能夠算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