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玩宋 > 213.第二一三章 當場下旨

213.第二一三章 當場下旨[第1頁/共3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王安石, 字介甫。王安石繃著的臉皮瞅了瞅, 斜眼瞧了瞧在本身背後蹦躂的兒子, 意義是“不要唱了”。

王雱對大宋的官職一竅不通,隻能記下曾鞏所說的“國子監直講”這職位,籌辦尋機溜出去找人。不過實在記不住也冇乾係,隻要找“砸缸救人司馬光”便能夠啦~感激九年任務教誨把砸缸救人的故事選進講義,要不然他都不能肯定這位司馬先生就是他惦記取要找的人!

王雱本來就獵奇地豎起耳朵聽他們說話,聽到這“砸缸救友”以後心怦怦直跳。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王雱按捺不住發問:“甚麼是砸缸救友啊?”

王雱隻能捂著腦袋乖乖改口:“曾叔父。”

“直講就是國子監直講,在國子監講學的先生。”曾鞏耐煩地解釋,“司馬先生學問極好,操行也極佳,隻要我們情願問他便樂於傾囊相授,從不會藏私。”

眼看頓時要進入文人互吹形式,王雱忙插話:“曾叔父,甚麼是直講啊?”

有兒子在,王安石免不了要藉機教誨教誨:“能想出砸缸體例是謀,敢用石頭砸缸是勇,這位司馬先生從小就有勇有謀,長至公然成績不凡。”

曾鞏與王安石好久不見,邊沖澡邊聊著,到走時雪意更深了。王安石等了吳氏出來與曾鞏見了禮,便與曾鞏一起往回走。他們的“公租房”在國子學旁,太學又與國子學連在一塊,歸去的路是一樣的。

彆看這歌兒都是大口語, 聽起來還真是朗朗上口,歸去教給本身孩子也不錯。就是詞兒得改改,甚麼“我爹爹想逃竄”“我的爹爹潔淨了”,如果自家臭小子唱出來,他們非打死不成。

“國子學那邊來了位新直講,年紀與我相仿,課卻講得極好,我們偶爾會結伴疇昔聽一聽。”歸去的路上曾鞏給王安石講起在太學肄業的事,“介甫應當也傳聞過他,就是那位‘砸缸救友’的司馬先生。”

“這些事我不懂。”吳氏笑道,“你可貴有個要好的朋友,很多些來往纔好,記得找個日子請他過來坐坐。”

王安石對自家兒子罵也不是, 揍也不可, 隻能繃著臉皮由著王雱給他搓背。這大抵就是結婚帶來的竄改吧, 之前他有這時候絕對會挑選多看幾本書,但是兒子學會說話以後他不知不覺會把時候花在和兒子相處上。

話不能說得太絕對, 王安石纔剛如許想著,便聽有人開口喊:“這不是介甫嗎?”

王雱還是很給本身老爹麵子的, 不給他搓背了, 他繞到王安石麵前踮起腳用濕巾子往那有點發黑跡象的臉可著勁擦了擦, 咦,擦不吵嘴巾子!

小孩子對這些希奇事老是獵奇的,曾鞏也不感覺奇特,給王雱講起了那位司馬先生砸缸救友的故事:“司馬先生小時候和朋友在院子裡玩,一個朋友掉進大缸裡去出不來了,司馬先恐怕朋友出事兒,就拿起一旁的石頭把缸砸破救出了朋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