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3頁/共4頁]
府內設有承運司、紀善司、典寶所、典膳所,良醫所、工正所、典儀所、廣受倉、兵庫房、駕庫;府外有擺佈長史司、典簿廳、審理所、奉祀所、儀衛司、群牧所。
高一功、田文居賣力治安及稅收,庇護商賈公允買賣,並拔除了遼餉、練餉和剿餉,減輕了本地百姓的承擔。
此人傲氣實足,不肯開口。
………………
此次戰役,隻抓獲了十一名俘虜,此中一人看上去就是個文官,高大山讓人把他帶過來問話。
劉芳亮、百裡沙賣力清理韓王府的資產。明朝的皇室宗親,肆意斂財,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彆看一個小小的韓王府,其庫房存放著幾百萬的白銀,綾羅綢緞、珍珠瑪瑙、茗茶美酒、穀物糧草堆積如山。
“石三畏?”莊有福在一旁開口道,“你不就是那位秉公納賄,以貪財著稱的山東文登知縣石三畏嗎?你不就是魏忠賢部下,東林黨“十孩兒”之一的石三畏嗎?你不就是逼迫百姓、殘害忠良,一肚子壞水的石三畏嗎?”
高大山的大本營就放在了韓王府。承運殿改成了議事廳;存信殿成了高大山的閣房,韓雨煙和吉雅住在內裡;白文選、張從、莊有福的親兵衛隊住在東府宮;蔡芝山的一萬直屬隊占有了府內的堂樓亭園。
練兵場上,正有一支一百人的步隊,他們個個身披極新的淺紅色盔甲,在陽光的暉映下,刺眼奪目。他們每人一杆三眼銃,是一隊三眼銃手在實彈練習。他們排成一列縱隊,行列前麵一名百戶騎在頓時,手拿號角在批示他們,高大山悄悄地在一旁旁觀。
高大山頗感興趣地上前與百戶搭話,百戶一見是秦王來了,趕緊上馬施禮。
他非常心傷,因為義兵太貧乏盔甲來設備本身,才導致如此不堪一擊。反觀明廷軍隊的屍身,清一色的藍盔銀甲,乃至另有戰靴、護手,屍身多數完整。
此次追剿高大山,也是輕看了義兵的作戰才氣,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不把義兵放在眼裡,派出的二十多個探馬無一返回,也冇有引發曹文詔的警悟,還是按兵不動,落空了戰役的主動權。當發明戰局與己倒黴時,不得不死戰才逃離高大山給他佈下的口袋。
高大山獵奇地問:“我看到每一次槍響以後,都有人在記錄,這是為甚麼?”
………………
“你的名字?”
蔡芝山將秉忠堂改成練兵所,在韓王府內練兵。高大山想看看蔡芝山是如何練兵的,固然他的箭傷還冇有病癒,這天他還是來到練兵場,跟從他的隻要白文選。
“小的姓石,名三畏。”
平涼位於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高出隴山,東鄰鹹陽,西連安寧,南接秦州、鳳翔,北與固原毗鄰。平涼素有“隴上旱船埠”之稱,是“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自古為樊籬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