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一更(10.29日更新)[第2頁/共3頁]
他深深看了方拭非一眼,隨即離座驅逐二位。
禦史公還記得此人,前不久在大理寺前攔了他一次。不動聲色問:“如何?”
幾位公子被人潮擠著,聽不清內裡的對話。但見禦史公和戶部尚書雙雙到來,便知大事不妙。
那衙役頭疼道:“你隨我去縣衙。此事案情嚴峻, 縣令馬上坐堂, 國子司業已在縣衙等待。如有委曲, 你可去縣衙再叫屈,自會替你申冤。未經檢查,談何科罪?縣令命令拘提你, 你若執意不從,纔是罪加一等。若將此事鬨大,觸及朝廷命官、科考事件, 案件轉至刑部, 乃至大理寺嚴審, 隻怕你罪惡更重。”
這拘提個方拭非,還順帶引了那麼多人來?
縣令誠惶誠恐地命人在中間加了兩張椅子,一番恭維應酬以後,才重新開堂。
他等候此人好久,可此人來了都城,竟不找他扳話,實在出乎預感。
禦史公垂下視野,微微點頭。
“方拭非,洪州人士。”
周公子急道:“那恐會生變啊。”
“好。既然肯講事理,那我天然服從,不與你難堪。”方拭非站起來,乾脆開闊道:“我隨你去。”
錢公子目光閃動,低下頭開端細細回想整件事情。模糊感覺不對,卻找不出來。如何也想不明白。可此時轉頭已晚,隻能將計就計。
他拿過驚堂木,敲在桌上。
方拭非被帶到堂上。縣令縣尉主簿,皆已就位。那位國子司業,因作為證人,站在一側。
王長東在他部下任職多年,對這小侄的操行還是體味的。
剛開審冇多久,聽完證人證言,就有門吏來報,禦史公與戶部尚書來此。
可他已經行至刀尖,連自述也說完了,該如何改口?
王聲遠說:“我正奇特,他為何還不來找我,也不知他已到都城,如何本日就鬨出事了?”
・
縣令眯著眼睛看向衙外,迷惑道:“如何那麼多人?”
縣令眼睛瞪圓,頭微微後仰,轉著眸子看向他,求證道:“戶部尚書?”
那縣令聞言長吸口氣。
她如有王尚書的門路,何必還要他們拜托,去遞交行卷?看她現在安閒模樣,她清楚是有甚麼籌算或詭計。
曉得此人欺負不得, 對她的態度也放緩了很多。
戶部尚書王聲遠,正拿了賬冊,與禦史大夫參議洪州官員貪腐一案。此案三司會審,陛下不容輕判。凡是相乾者,要求一概嚴懲。
方拭非一平頭百姓,能從蛛絲馬跡中,發覺出官吏貪汙,且邏輯周到,行事謹慎,步步為營,或許確切可為戶部大用。
世人個人諦視中,方拭非點頭,清楚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