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武俠仙俠 >過河卒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親軍都尉府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親軍都尉府[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她是青鸞衛三位堂官中獨一的女子,僅從表麵來看,約莫三十許歲的模樣,實際春秋,倒是少有人知。

承平觀,顧名思義,與承平道有著莫大乾係。如果國師,也就是承平道大真人,駕臨帝京,便會在此落足下榻,與天子陛下坐而論道。因為大玄皇室奉道,故而在道門體係中,曆代大玄天子也有尊號,本代天子陛下尊號為“總掌陰陽功過紫極大真人”,名義上位在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之上,與掌教大真人普通,同在超品。

大運河橫穿四州、十一府、二十三縣,長約三千六百餘裡,江南產糧占天下的三分之二,全仰仗此河才氣將糧食運往帝京,以是此河可謂是全部王朝的命脈。

這件事是他和江彆雲運營不假,可他和江彆雲之以是瞭解並且同事,倒是因為上麵的原因。

承平觀常日裡有專門的承平道弟子賣力,平凡人等,不管宮女、寺人、侍衛、朝臣、王公,皆不得入內半步。

皇城包含宮城,正門是為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出承天門以後是一三麵環牆的龐大白玉廣場,廣場最南端又有一門,此門名為“大玄門”,又稱“皇城第一門”,與國同名,是為國門意味,此門等閒人不成顛末,唯有國之大典時,天子鑾駕會今後門顛末,至於皇後,也隻要大婚時才氣今後門進入皇城。

除此以外,另有“學得文技藝貨與帝王家”的儒門中人,如此三者相加,使得大魏朝廷在二百餘年的時候中,一向死死壓抑著道門和佛門。

明天是青鸞衛批示同知雲羅當值。

趙光霽隔著風雪眺望帝京方向,憂愁重重。

一名青鸞衛百戶來到趙光霽的身邊,輕聲稟報導:“大人,都尉府那邊已經派人催促了,讓我們明天務必趕到都尉府。”

大魏立國之初,為了拱衛皇室,設立了青鸞衛和內廷二十四衙門,青鸞衛有十三太保,招募怪傑異士為己用,寺人則是皇室本身從小培養,授以一名儒門高人編撰的佛道秘典,是為江湖人丁中傳說的‘大內妙手,而寺人之間也是師徒相授,代代相傳,與宗門無異。

青鸞衛的全稱是“青鸞親軍批示使司”,前身彆名“親軍都尉府”,厥後被大魏太宗天子升為“親軍都尉府”。在大玄朝廷成為天下之主後,青鸞衛又被降格為“青鸞親軍批示使司”,去掉了“都督府”的稱呼,其府衙地點仍舊相沿“親軍都尉府”的舊稱。

雪越下越大,漫天彌江。

固然端莊的官老爺不會親身押船,但有些人隻是個小吏,就已經練就一身好大的官威,眼空四海,神遊八極,撩天鼻孔噴蔑然之氣,小忿不成稍忍,雷霆之怒必須常發。

便在這時,一艘大船從風雪中駛來,船上掛著巨大的燈籠,上麵寫著“青鸞衛”三個大字。一杆杆玄色的“青鸞衛”大旗在飛雪中頂風招展,獵獵作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