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盛唐藩鎮的天平遊戲[第1頁/共2頁]
馬嵬驛之變後的大唐,好似被劈成三段的青銅爵。寺人把持的禁軍是爵首,河朔藩鎮是爵腹,邊陲節度使則是爵足。郭子儀每日五更在沙盤前推演,沙粒從指縫漏下時總喃喃自語:“要讓這爵中酒不傾,需得不時調轉爵耳。”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師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當年仆固懷恩背叛前夕,郭子儀在軍帳中玩弄銅秤。秤盤左置玉帶(意味皇恩),右放鐵券(代表藩鎮特權),中間懸著把缺刃的陌刀。仆固懷恩進帳時,老將軍俄然劈手摺斷秤桿:“懷恩可知,當年安祿山就敗在不懂製衡?”
(一)長安城頭的三色旗
——郭子儀如何周旋於寺人與藩鎮之間
永泰元年秋,吐蕃與回紇聯軍二十萬圍困涇陽。郭子儀單騎出城時,懷中揣著三樣物件:代宗禦賜的紫金魚符、魚朝恩的密信拓本、以及仆固懷恩的斷箭。這三件東西構成奧妙的政治天平:皇權、宦權、藩鎮權在箭鏃上搖擺。
建中二年,八十五歲的郭子儀最後一次巡查虎帳。在鳳翔府五丈原,他讓親兵搬來當年單騎退敵時的馬鞍。老將軍顫巍巍取下鞍韉上的銅環,用麻繩串成簡易天平:“左邊拴塊營中土,右邊係縷長安柳。”
(二)涇陽城下的孤膽秤
3. 感情籌馬儲備:堆集情麵債作為危急緩衝(仆固懷恩之母的病情操縱)
(四)仆固懷恩的秤桿劫
儲存法例啟迪
4. 意味物把持術:用器物構建共同認知(銅環天平的隱喻)
1. 多重身份錨點:同時具有皇權代言人與藩鎮調劑者身份(如郭子儀的兩重角色)
“這道金齏玉鱠,田將軍嚐嚐可合口味?”郭子儀親身佈菜,筷尖點在鱠魚脊骨處:“當年在鄴城,令叔父最喜這個部位。”田承嗣手背青筋暴起——郭子儀輕描淡寫間,既提及他叔父敗亡之恥,又表示對其家屬瞭如指掌。待酒過三巡,老將軍俄然感喟:“神策軍那幫閹豎,剋日總盯著魏博的鹽鐵車。”話音未落,田承嗣的酒杯已重重砸在案上。
回紇大帳內,藥葛羅可汗的彎刀架在郭子儀頸間。老將軍俄然大笑,震得帳頂銅鈴亂響:“當年與葉護太子痛飲馬奶酒時,可汗還在給戰馬梳鬃毛吧?”這話如靈蛇出洞,既點破兩邊淵源,又埋冇輩分壓抑。待藥葛羅撤刀,郭子儀取出斷箭:“此乃貴部當年盟誓信物,現在竟插在大唐國土!”一捧斷箭碎屑灑向炭盆,火光中映出三張臉:驚詫的回紇可汗、帳外偷聽的吐蕃使者、以及隱在暗處的神策軍密探。
缺刃陌刀被擲在地上,郭子儀赤腳踩住刀背:“皇權如刃,藩鎮似背,你我這些握刀人——”他腳掌驀地施力,刀背彎成弓形,“稍有不慎,不是刃折,便是背斷。”仆固懷恩拂袖而去時,帳外親兵聞聲老將軍低語:“明日他若舉旗,便放出其母病危的動靜。”厥後仆固部將士見主帥臨陣奔喪,軍心遂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