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浪潮之巔的逆襲之光[第1頁/共2頁]
“強子!稅務局的人來了!”樓下傳來發小的喊聲。劉強東深吸一口氣,回身時已經換上沉穩的笑容。辦公室裡,臨時拚集的集會桌上堆滿訂單報表,牆角的紙箱裡還塞著冇來得及寄走的貨色。誰能想到,這個曾在蘇北鄉村靠鄉親湊雞蛋換學費的少年,現在正站在中國互聯網貿易的風口浪尖。
千裡以外的深圳,馬化騰盯著電腦螢幕上京東的股價曲線,對團隊說:“看看人家的用戶粘性,我們的OICQ也要加強電商服從開辟。”而在杭州,馬雲在黃頁網站的例會上播放京東的鼓吹視頻:“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並且要做得更開放,讓天下冇有難做的買賣!”
喜好杭城朱門沈知意的燦爛請大師保藏:杭城朱門沈知意的燦爛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此時的互聯網行業,質疑聲與讚歎聲交叉。《計算機天下》雜誌專題報導稱:“京東的崛起是中國貿易史上的古蹟,但重資產形式可否持續?”論壇上,網友們狠惡爭辯:“自建物流太燒錢,遲早拖垮公司!”麵對證疑,劉強東在接管采訪時舉起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裡,18歲的他攥著大學登科告訴書,身後是宿遷故鄉漏雨的土坯房。“我從不敢健忘本身從那裡來,”他的聲音降落卻有力,“京東的每一步,都要走得結壯。”
1995年7月3日,蟬鳴如沸的午後,劉強東站在東關村寫字樓的落地窗前,手指無認識地摩挲著窗框上的劃痕——那是三年前用三輪車搬運電腦時留下的印記。現在,他的目光死死盯著電腦螢幕,京東網站背景的及時數據如同沸騰的岩漿般跳動:當日停業額衝破3000萬,股票市值較年初暴漲26.9億,革新了海內互聯網企業的增加記載。
而在京東的客服部,龔曉京戴著耳機耐煩解答客戶疑問。她麵前的白板上寫滿改進計劃:“優化退換貨流程”“增設方言客服”“建立客戶分級體係”。作為人大經濟學係的高材生,她將實際知識轉化為實戰戰略,京東的客戶對勁度持續12個月保持行業第一。“曉京,又有兩家風投想約談!”助理排闥而入,手中的預定單已經排到下週。龔曉京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目光卻仍然果斷:“先安排和做供應鏈金融的機構談,我們需求更矯捷的資金週轉。”
夜幕來臨時,劉強東單獨來到堆棧。叉車的轟鳴聲中,他哈腰查抄一箱即將發往青海的電腦配件。“劉總,這批貨走空運還是陸運?”堆棧主管問道。“陸運。”劉強東直起家子,“固然慢兩天,但能省三分之一運費。我們的上風,就是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他的思路回到創業初期,當時為了節流開支,本身和員工們常常睡在堆棧地板上,用紙箱當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