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盛夏裡的雙重豐收[第2頁/共2頁]
跟著日頭西斜,事情室的電話鈴聲不竭響起。各地企業家爭相聘請沈知意團隊停止貿易診斷,有的乃至開出天價參謀費。沈知意卻婉拒了大部分邀約,將精力投入到偏僻地區的教誨幫扶項目中。她與沈寧開辟出一套合適老式電腦的助學辦理體係,通過電話線實現長途數據同步,讓每一筆善款的流向都清楚可查。
七月中旬,沈知意帶著團隊踏上了回訪之旅。在青海的草原上,她見到了考上重點中學的卓瑪。曾經害臊的女孩現在落落風雅,戴著沈知意送的鋼筆,正在條記本上記錄英語單詞。"姐姐你看,"卓瑪翻開功課本,"我用零費錢買了課外書,此次期末測驗,我的總分是全班第三!"
與此同時,湘城傳來的喜信更是奮發民氣。王震的絲綢廠顛末改革後,將島國的"小批量快反"形式與傳統刺繡工藝連絡,開辟出的文創絲巾不但脫銷海內,還接到了歐洲訂單,淨利潤衝破3000萬。周淑芬的醬菜鋪推出的便攜禮盒,成為旅客必買的湘城特產,動員全部財產鏈進級,她特地寄來新研製的香辣醬,包裝上印著"感激沈蜜斯"的字樣。
沈知意冇有立即迴應,而是翻開助學基金的檔案櫃。泛黃的信紙上,記錄著疇昔一年幫扶的376名門生的生長軌跡:雲南山區的男孩獲得了數學比賽獎,西藏的女孩成為了黌舍播送站站長,曾經因貧苦停學的孩子,現在都能每月領到800到1000元的助學金,再也不消為學費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