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第4頁/共6頁]
藥夫謹慎誠懇隧道:“運氣不大好,隻采到兩棵苦蔘,都不上甚麼年初。”
正此時,那貂裘人忽而開口問道:“尊駕是上山采藥來?”
那少女聞言,半晌也冇說話。
那藥夫看得心神微微一震,轉眼卻又驚奇更深,這清楚是個極仙顏的少女,何故這幾個陌生男人卻被她縛在繩上,口中畢恭畢敬,稱之為姥姥?
藥夫正要鬆一口氣,卻忽而聽她細語:“伯伯,你如何好似很怕我?”
那人周身密不通風地裹著一條烏黑貂裘,大氅沿壓得極低,將頭臉也幾近遮住了。她走了兩步,隻見裘外暴露半截纏金細繩,這繩索一頭牽在她袖裡,另一頭則綁著五六個裹著外相的男人,跌跌撞撞地跟在背麵。
藥夫嘿嘿笑了兩聲,抬頭呆呆望天半晌才道:“姥姥知不曉得,六十年前,徽宗年間,明教教主方臘起兵造反,事敗被殺的原因?”
少女聞言,悄悄挽了挽鬢髮,漫不經心道:“我姓曾,行九。冇馳名字。”又向他嫣然一笑,“你記得了,就放心上路罷。”
藥夫閉了閉眼,道:“啟事便是這明教二十七代教主主事時,曾惹上了一個大仇家。此人本是徽宗年間一介文官,因奉皇命而儘閱道藏五千卷,由此無師自通,貫穿了武學至理,成為了一個環球難敵的絕頂妙手。他受命剿除治內明教教眾,憑一己之力,殺了教中數位法王,固然厥後寡不敵眾,逃遁而去,但也叫明教大傷元氣。那幾個法王合法壯齡,這般一死,使得明教教內青黃不接,及至方臘繼任教主,下一任法王的人選便實在有些不儘如人意了。”
那貂裘少女斂了斂裙邊,彎頸回顧,向洞角那六個男人問道:“是他先要殺我的,我才叫蟲兒悄悄咬他一下。你們說是不是?”
那藥夫內心一凜,訥訥道:“您是穿綢緞的,大雪天的上山,又有本領的人。小人天然恭敬。”
少女這纔對勁,獵奇地問道:“那麼伯伯,你這筐兒有甚麼古怪?如何為了個筐便要和我冒死啊?”
那藥夫隻覺悲磨難言,想到在這荒山野嶺裡數年辛苦畢竟拱手讓與彆人,不由得肝腸寸斷。但他不敢違背少女意義,恐怕再受那刮骨噬肉般地痛苦,隻好忍痛道:“姥姥,您翻開我那筐,裡頭,裡頭有個夾層。”
那經籍高低兩冊不過銅錢厚,封上裹著藍緞子皮,右首題了四筆架構飄逸的瘦金字。
他這話隻說道一半,麵龐俄然一陣抽搐,忍不住慘叫了起來。手中那藥鏟也再拿握不住,鐺地一聲掉在了地上。於此同時,彆人也疲勞在地,疼地扭曲一團,一下滾到火堆上,臉被騙即燎出一串血泡,頭髮亦嘶嘶地燃了起來。他全然不顧,隻不住地慘叫打滾,聲音淒惻到讓人頭皮發麻。牆角那五六個男人聞聲,竟然嚇得神采慘白,嘴唇顫抖,在這酷寒氣候裡流了一頭一臉的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