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頁/共3頁]
司馬懿更是瞪大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那沙盤。
夏侯楙尤不放棄,問道:“現在我軍新取荊州,怎能等閒放棄?”
眾官圍過來,就連帷幕內的曹操也非常獵奇。
毛玠的聲音遠遠傳來,曹無不置可否的笑笑,持續本身的推演:“到當時,丞相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諸君,豈有不消上策,卻去想中策、下策的事理?”
眾官也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自西向東數,第一個衝破口是漢中。長江上遊流經巴蜀天府之國,北方要入巴蜀,卻必須走漢中,因其位於秦嶺、大巴山脈與崑崙諸山的交界。此中劍門關又在漢中之南,陣勢險要。隻要奪漢中,取劍門,纔有機遇入主天府之國。”
“商朝夏,周伐商,秦王掃六合,皆在長江之北。至太祖高天子斬蛇叛逆,韓信蕩平天下,項王未過江東。世祖光武天子十二年齡成,足不至江南。現在孫權占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本日之戰,乃長江第一水戰是也。”
曹無說的,是他所曉得的汗青上七次大範圍長江流域戰役。
“下官夏侯楙,家父高安鄉侯。”
隻見那桌上,用泥沙做成了地形圖,有山有水,上邊有浩繁標記,長江流域,自益州起,荊州、揚州,統統長江流經的郡縣,悉數標出。
他用長杆指著盤中各處,圈出幾個點來。
“第三個衝破口是合肥。此城在巢湖與大彆山之間,奪合肥,則可東進秣陵、京口。”
他從阿九處接過一支長杆,一指沙盤。
一番群情,沙盤之上的長江好似活了過來,滾滾長江東逝水,群臣彷彿聞聲江水滾滾,奔騰入海。
言罷,他竟拿著柺杖,緩緩出廳。
自從得知曹操出兵荊州後,曹無每天都在研討這張沙盤,也算很故意得。
“第二個衝破口是襄陽。襄陽是大巴山、巫山與大彆山之間獨一的通道,襄陽以南,則是漢江平原的開闊地帶。”
“我為官多年,本日觀此桌案,聽將軍講授,始知長江衝要為那邊!”
“上策奪漢中,入天府,占無益州,自上遊逆流而下。”
第二次是晉滅吳之戰,西晉兵分六路,吳軍鐵索橫江、不幸無用,北方勝。
曹無答覆:“計謀從不是孤注一擲,既然荊州把長江切成兩段,我軍應當借道張魯,入漢中,和荊州共同,兩路解纜,下益州,擒劉璋。經略數年,等益州、荊州完整歸附,再調派軍馬兵分數路,從益州逆流而下,篡奪江南。”
第六次是朱元璋討伐陳友諒,二者主力都在長江南岸,但終究朱元璋打太長江,乞丐天子再造中原,南邊勝。
這此中,秣陵即南京,此時孫權還未搬到秣陵,他的駐地尚在京口,即現在的江蘇鎮江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