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一碗曹操蓋飯[第1頁/共3頁]
“長江之險,遠勝河、淮、濟,你可知江麵風向那邊?何時是東風,何時是西風?大船何時衝撞?何時射箭?何時結弦?何時跳幫?一問三不知,打甚麼仗?北方苦無海軍良將,此敗因一也。”
眼下,他越眾而出,大聲道:“兵戈兵戈,說到底,打的是人丁城池,打的是兵器兵刃,打的是後勤補給。孫子曰,十而圍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現在我軍有八十三萬,又占有襄陽、江陵,補給通暢,劉備獨一兩萬人,死守夏口,孫權遠在京口。左傳說,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我軍兵不血刃霸占荊州,士氣正盛,銳不成當,他們靠甚麼抵擋我們百萬雄師?”
司馬懿聽到眾官喧華,立即抓住機遇:“北府將軍,你可知此戰若成,天下可定?”
那是一個少年,他一身盔甲,在浩繁文官中非常顯眼。
墨客恰是被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他聞言思慮了一會兒,俯身低聲道:“明公,群臣此來,皆為社稷。北府將軍疏忽毛、崔,隻點仲達一人,恐怕也是不想局勢擴大。”
半晌,曹操哈哈大笑道:“百官逼迫他,他插科譏笑便輕鬆化解,倒不算司馬仲達的錯處。孤觀司馬仲達虎睨狼顧,絕非常人,丕兒也很喜好他,就臨時饒他一命,今後幫手丕兒好了。至於這些人……”
“玄月,取荊門,戰長阪,劉備逃亡江夏。”
……
“孫十萬……孫討虜年青氣盛,必不肯降,江東長年無戰亂,民氣憑藉。大耳……劉豫州攜民渡江,甘願放棄江陵也要保全百姓。而我軍剛占荊州,百姓不知北方皇恩浩大,人和皆在敵處。此敗因五也!”
崔琰目光灼灼。
荀彧趕緊躬身,不敢言語。
司馬懿雙手握拳,三個敗因,將他逼退三步。
……
“七月出征,現在已是十一月初,雄師南去,勞師遠征,水土不平,天時全無,此敗因四也。”
荀彧嚇了一跳,趕緊打起圓場:“河內司馬很有威勢,不成妄動。再說此事我也傳聞過,是北府將軍一向在找仲達的費事,錯不在仲達,將軍不至如此。”
就連素有父老之風的毛階、崔琰都是表情震驚。
他大口扒著米,固然矮桌上隻要一小碟冷菜,他卻吃的一絲不苟,神情專注。
毛階柺杖頓地。
“今歲六月,大人廢三公,置丞相,國事定於一尊。”
“北府將軍,此言何出?”
“八月,劉表嚇死,劉琮請降,雄師克新野,過沔水,直入襄陽。”
聽到這個說法,曹無想起宿世阿誰段子,嗤之以鼻道:“八十三萬對兩萬,上風在我?”
他持續大口用飯,荀彧目不斜視,恍若未聞。
“北方既定,七月,雄師入迷都,屯苑城,陳兵南陽。”
說殺百官都舉重若輕的曹孟德,神采大變。
他的左邊,一個九尺高的獨眼將軍持槍冷冷站立,右邊則是一個長衫中年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