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金庫見底[第2頁/共3頁]
宛娘說完,立馬帶著敬川回到蘇記。
這哪是賣烤鴨,的確是批量出產原質料!
馬周也歎了口氣:“那也是專款公用,夠不敷還兩說呢。”
敬川內心格登一下,俄然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她該不會是連崔記也收了吧?”
“8、八百貫?!”敬川差點冇一屁股坐地上。
她頓時有些煩惱,皺著眉頭問:“那如何辦?店都買了,難不成再退歸去?”
並且這倆老呆板,一個像鐵公雞,一個像算盤,底子不懂拆東牆補西牆,非要搞甚麼“獨立覈算”。
“哪能賣地?”敬川一聽就炸毛,“那是百姓的命根子!十五頃已經是極限了。再賣下去,農田遲早又要被鄉紳貴族吞了,到時候百姓就得再一次過上‘苦哈哈’的日子!”
兩天冇來,船埠還是一如既往的熱烈,車來車往、人聲鼎沸,買賣買賣紅紅火火。
麻布長衫一脫,敬川的中衣透露無遺。
敬川無法地垂下眼皮:“那武家不是籌了十萬貫來建船埠的嗎?”
他嘴上抱怨著,內心卻有點小驚奇:“這麼快就有兩萬人了?”
路過崔記酒樓,就見宛娘站在街頭,雙手抱胸,目光炯炯地盯著酒樓的招牌,神情當真得彷彿要把這塊匾額瞪出個洞。
薛德音眼睛一亮:“如許倒也行,能臨時減緩一下。”
就跟往水池裡扔石頭一樣,波紋剛散,又有人丟了一塊。
他從速走上前,摸索道:“宛娘,你這眼神兒……不會是看上崔記了吧?”
馬周點了點頭:“還是得對峙,等夏糧一收,環境會好轉些。”
“曉得了,放心吧。”敬川擺擺手,強忍住內心的怠倦,決定不再糾結。
正想著呢,中間一輛牛車嘎吱嘎吱地晃了兩下,隨後——噗嗤一下,現場炮製了一份“鄭家陳釀”,濃度直沖天靈蓋。
“對啊,你春季賣羽絨服?籌算讓大師囤著等夏季?”敬川翻了個白眼,“再說了,鴨毛供應不上。”
敬川一聽,差點把嘴裡的茶水噴出來:“一萬五千貫不敷一個月的?”
“宛娘,你考慮得很殷勤。”敬川感慨道,“行,那就布莊定了!不過,你肯定這回不再買彆的店了吧?”
以是最好的體例還是先囤貨,秋冬再放出來,就像後代的打扮廠,整年出產,夏季賣爆。
這女人,公然擔當了蘇父的遺誌,做甚麼買賣都不忘絳州百姓。
敬川看著,眉頭舒展,內心直犯嘀咕:“這還不如不掃,起碼能讓民氣裡有點心機籌辦,不至於誤入雷區。”
照這速率下去,絳州城的飯店遲早都得改姓蘇!
敬川這才認識到,蘇記的買賣比他設想的還要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