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1頁/共2頁]
當年鄧元通凝成劍種後,掌門奚鵠子將青蜂劍和攝魂訣傳與了他。
秋桃穀一戰,姥姥的丹毒促使青鐵蜂王衝破瓶頸,再度生長,鄧元通看到了但願,他開端把腦筋動到魏十七身上。奚鵠子擔憂蜂王萬一奪舍,野性不馴,為禍不淺,他倒冇有這方麵顧慮。魏十七身中丹毒,遲早要死,死了也是華侈,不如冒險一試,蜂王精魂若奪舍勝利,他亦能應用攝魂訣加以把持,魏十七成為一具人形的靈寵,若不奪舍,蜂王精魂接收魏十七體內丹毒,大有好處,而魏十七保全一條性命,也為赤霞穀論劍增加一份助力。
奚鵠子非常欣喜,感覺這個門徒道心圓通,如有大機遇,將來成績不成限量。他命鄧元通在五泄瀑用心修煉,五泄瀑位置極佳,元氣充盈,僅次於掌門洞府地點的蓮花台,特彆是子午兩刻六合氣機轉換,對修煉極有好處。
至於魏十七會不會承他的情,底子不在鄧元通的考慮中。
鄧元通在攝魂訣上浸淫越久,感到就越深,他感覺師父恐怕都看走眼了,攝魂訣或許真的如他所言是傍門左道,不是劍修的正路,但那柄青蜂劍,卻極不平常。
劍訣名為攝魂訣,共分五篇,第一篇是祭煉飛劍的總綱,後四篇是修煉神通的法門。所謂攝魂,即將妖物的精魂攝取劍中,使飛劍具有各種神通,換言之,攝魂訣的短長之處全在劍上,即便本身修為不敷,也能仰仗劍中精魂克敵製勝。
鄧元通將劍種打入青蜂劍中,兩相符合,如臂使指,當即動手煉祭飛劍。他每日的功課便是麵朝蒼茫雲海,六合元氣源源不竭湧入體內,沿經脈來去循行,固結精華融入道胎,丹田中的那一點道胎逐步強大,活潑潑地跳動。等道胎吸納了大量元氣,再遵循攝魂訣總綱中所述,差遣道胎反哺元氣,緩緩洗練青蜂劍,飼餵劍中精魂,如血肉飼虎,被其一口吞噬。
在攝魂訣的總綱裡,提到飛劍攝取妖物的精魂,少則數十,多則上百,數量越多,飛劍的能力越大,但青蜂劍彷彿劍胎天生就有瑕疵,能包容精魂的數量極其有限。透過劍身望去,從劍尖到劍鍔,順次擺列著四團暗影,吞吐舒張,緩緩竄改著形狀。在靠近劍尖的那團暗影中,鮮明鎖著青鐵蜂王的精魂,而其他的三團暗影中,空無一物。
也不知是哪一代哪一名前輩高人,冇有留下片言隻語,就此黃鶴一去杳無訊息,再也冇有返來過。
妖物精魂能闡揚出的氣力,不及本體一成,但鄧元通發覺,青鐵蜂王的殘魂保有了噬毒的賦性,接收的毒物愈多,殘魂的能力就愈大,遠遠不止本體的一成。遐想到神仙洞府裡那三道短長至極的禁製,連奚鵠子都感到毒手,洞府仆人的來頭必然不小,他又如何看得上傍門左道的攝魂訣?這柄劍必然有古怪,隻要如許解釋,才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