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2頁/共5頁]
9。四平將軍: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位在四安將軍之下,近似於各戰區副司令。
6。侍禦史:禦史台官員,受命於禦史中丞。
5。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分掌各方兵權,近似於各戰區司令。
9。博士祭酒:近似於太學的首席傳授,即太黌舍長。
2。中常侍:後宮裡的初級寺人。
3。尚書:尚書檯內設多少曹,各曹賣力報酬尚書,近似於尚書檯內設的各到處長。
9。縣長:一縣人丁低於萬戶,最高行政長官稱縣長。
1。大長秋:皇後地點長秋宮的寺人總賣力人,後宮寺人的最長職務。
6。大鴻臚:九卿之一,掌管貴爵封國和各少數民族事件。
3。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三公,也近似於天下武裝軍隊副總司令。
3。司空:三公之一,中心掌水利、修建、郊祀的最高官員。
本書報告的內容均來自於《後漢書》、《三國誌》及裴鬆之注、《晉書》、《華陽國誌》等史籍以及三國期間的各種文集、詩集等,為保持瀏覽的流利性,書中冇有一一說明所引述上述文籍的出處,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找來原文對比瀏覽。
(一)上公
2。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東漢及魏設有,多屬名譽性職務。
首要官職簡介
7。散騎常侍:賣力在天子擺佈規諫不對,近似於天子身邊的參謀。
(三)丞相及屬官
2。州刺史:本來賣力監察一州,後慢慢演變成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末逐步奉行刺史改州牧,刺史、州牧不併設,從權柄上看刺史冇有州牧大。
6。郡丞:郡太守的首要助手,近似於副太守。
史乘中的地名向來是讀史的一大停滯,關於地名,本書參照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汗青輿圖集》等加以古今對比,並在行文中予以申明。有不精確的處所敬請攻訐斧正。
(六)尚書檯
2。尚書仆射:尚書檯的副長官,近似於朝廷的副秘書長。
5。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5。禦史中丞:禦史台長官,賣力糾察百官,糾彈百官朝儀。
漢末三國的官職體係較為龐大,蓋因朝廷更迭、軌製不竭竄改所形成,先有東漢朝廷,繼而魏國封建,以後魏、蜀、吳接踵建朝,要將各項官職按朝代、係同一一申明將非常龐雜,讀起來也較為古板,有興趣的讀者能夠瀏覽《通典》《東漢會要》《三國會要》《後漢書三國誌補表三十種》等文籍。為便於瀏覽,此處僅就書中觸及的首要官職停止先容,為使層次更加清楚,特作簡樸歸類,若存在不鬆散或遺漏之處,還望攻訐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