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該來的來,該走的走了[第2頁/共3頁]
從半月前開端,糧鋪就招人往四周運糧,卻都是有去無回。
要真是那樣,這那裡是運糧,這是運人啊。
金姐兒與妞妞春秋相仿,是個溫馨懂事的小女人,不到半天兩個孩子就混在一塊,出動手拉手了。
世人齊齊望向霍小寶。
世人大驚,霍小寶年事不大,倒是大師夥的主心骨,這一聽他要走,大師都不安起來。
朝廷禁殺耕牛,這酒樓菜單上卻長年有這牛肉羹,這酒樓的店主當不是平凡人。
“比及金陵亂了,說不得千戶就出缺了。”霍小寶低聲道:“不管是史大叔,還是賈二叔,人手足了,不管環境如何,也能有說話的餘地。”
現在賈演之妻丈夫傷了,兒子出息半毀,容不下薛金姐,連銀票帶人都不肯要了。
“北去的人少,南下的人也未幾了。大師都說白衫軍到了江邊,有家底的水上人家都收了船不敢再拉人……”
被賈家的事情打了茬,霍五想起扣問糧鋪用工時,已經是兩天後,牛大郎他們也探聽了很多動靜。
如果冇有碰到霍家人,賈家人丟下薛金姐是不仁不義,可現成的“表親”在這裡,這薛金姐也算是有處所去了。
薛家出事,薛彪並冇有提早接走女兒,而是安排人給賈演送了銀票,另有手書,可堪為婦則為婦,不堪為婦則為女,將女兒全權拜托給賈演佳耦。
“常州有萬山嶺,裡頭有很多匪窩子!山下有鐵礦,名義上是官營!”霍五低聲說了猜想:“就是不曉得這鋪子是往山裡送,還是往山下送了。”
要不是茶棚舊址另有幾個土洞,大師還真不敢確認這就是前次的渡口。
倒是牛大郎聽出來霍小寶之前的建議,決定帶了兄弟當兵。
整整五百兩金子,霍五暗裡裡給了霍大伯五十兩傍身,又與了霍六嬸二十兩,剩下四百三十兩,則分紅了兩份,父子兩人隨身藏了。
牛二郎、牛清都是一小我吃飽了不餓,找到包吃的處所餓不死,牛大郎卻要贍養兒子,不免感覺艱钜起來。
霍五痛快應了,並冇有還價。
不過十來日工夫,船資已經翻了數倍。霍家一行又有騾車,少不得算一個包船的代價。
霍五謝過,扣問起本日渡江的人數。
霍五承諾了拜托,也隻接了時價那部分,請他們看顧留在金陵的霍大伯等人。
待行船到了江北渡口,江邊不但冇有候著的渡江客,連茶棚都不見了。
霍五之前並冇有暴露技藝,但是憑著教誨後輩的架式,就不是普通人。
為了女兒今後不被婆家嫌棄是商賈出身,在與賈家訂下婚過後,薛彪就將女兒送到賈演之妻身邊教養。當然,兩家不會直接用薛家的名號,打著賈演之妻表親的名義接人疇昔。
糧鋪號稱庫存嚴峻,可實際上一向冇有斷貨,反而有大宗的糧食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