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風波[第1頁/共3頁]
一場立後不納妃能夠帶來的風波,就如許被康平帝倔強且安靜地化解了。
朝臣們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不由地凜然――單看這份堅固的心性和諳練的製衡之策,他們的小天子,是真的長大了!
康平帝少有的倔強讓朝臣心中更加不安。
康平帝固然態度倔強,但也未敢現在就將此生毫不納妃的話拋出去。
在新一年的官吏考覈中,康平帝嚴守公允公道的原則,對於官員的起落、獎懲皆合情、公道、合法,並不因為對方出身遼東就予以寬貸,也並不因為對方出身他處而藉機打壓。
淮安王妃忙得腳不沾地兒,一場花會接著一場茶會的,將都城適齡的女人宴請了個遍,以便康平帝立後選妃――固然,她曉得這不過是白搭工夫罷了。
這麼提及來的話,約莫是葉蓁出身遼東的身份讓康平帝本能地感覺靠近吧。畢竟,當初如果冇有那些人的庇護與照養,康平帝也一定能夠順順鐺鐺地長大,並且順利被先帝認回,立為太子,秉承大統。
除了宗室和韓家如許靠近人家的女人,康平帝會多問幾句以表體貼以外,對於那些故意進宮的女人,康平帝還真是不如何理睬。即便是有幾個野心大、膽量壯的用心設想靠近康平帝,也會被及時趕到的淮安王妃等人化解,或是,直接被王劃一親衛攔在三步開外,為可貴恨不能找個地縫鑽出來纔好。
有了這個動機,那天然就要立即付諸行動,以免將來定局已成,處於被動。此舉即便是不能夠勸得康平帝撤銷立葉蓁為後的動機,起碼也得讓康平帝明白眾意,不在今後一味地重用遼東故舊。
康平帝對於群臣的心機一清二楚,以是以少有的倔強駁了歸去:“朕自幼飽受內宮排擠之苦,為此痛失母後,亦未曾承歡父皇膝下,心中實在悲愴惕然。後宮混亂,實乃禍國之本,故朕毫不會未曾立後,便行選妃!”
葉蓁固然也插手了很多宴集,但是底子就冇見她跟康平帝有過甚麼非同普通的行動和情義,乃至於他們二人都冇有伶仃說過幾句話,如何康平帝恰好就挑中了她做皇後?
世人絕望之餘,自發得揣摩清楚了康平帝的情意,但是在“不是自家孩子不如葉蓁”的欣喜以後,更多的則是擔憂,擔憂康平帝一心汲引遼東舊人,反而將他們這些人擱置在背麵。
那些人不敢直接對他這個天子說甚麼不敬的話,但是對於根底不厚的葉家可就不會那麼客氣了。用腳指頭也能想到,如果他真的坦誠以待,到時候群臣將會如何攻訐葉家,而那些不明事理的長舌婦又會如何非議葉蓁。
先帝子嗣艱钜,康平帝當初逃亡在外數年才得以認祖歸宗,秉承大統,使大周製止了繼位之爭而墮入動亂。現在康平帝已經16歲了,早就到了立後選妃、連綿子嗣的年事。為了製止先帝一朝的悲劇,群臣天然以為康平帝越早有子嗣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