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投鼠忌器的大唐官員[第1頁/共2頁]
“咳咳……殿下諒解,為官本就不易,要做好一名優良官員更是謹小慎微……”
“嗬嗬,這個事情說來話長。”房玄齡對於李承乾的題目彷彿一點都不感到奇特或驚奇,神采安靜的道。
“兒臣拜見父皇!”
李承乾愣了一下,還是點頭。這件事他也多少曉得點。李淵建立大唐之處,因為並不屬於當今“五姓七望”中人,想要跟隴西李氏搭上乾係,成果人家還看不上。以是就想出了認老子李耳為祖宗的事情。
“房伯伯的意義是現在這些道觀或者寺廟集約征象,把一個地區的僧眾、信徒全都集合在少數幾個道觀、梵刹當中,形成這些處所一家獨大,朝廷也等閒不敢過分對待?”
出了尚書省,李承乾直奔老爹地點的兩儀殿而去。
房玄齡點點頭,“非是處所官員不作為,亦或者無作為,梵刹與道觀雖小,但是其所牽涉到的淺顯百信卻成千上萬,稍有不慎便能夠引發民怨,到那是有誰能承擔得起呢?”
“額……殿下可知陛下當年征討王世充之時受過僧侶幫忙?”
不過如果李二陛下曉得本身這個寶貝兒子此時內心的設法的話估計就不會滿臉欣喜的神采了。
輕步走到李二陛下身後,探著腦袋看了看桌上的奏章,彷彿說的是突厥戰俘之事。與本身冇多大乾係,李承乾也不再理睬,而是順手開端給李二陛下捏肩膀。
李承乾這下完整明白了,大唐現在的官員在麵對觸及到寺廟、道觀的題目,都有些束手束腳。一方麵,不管是佛教還是玄門,都與皇室有著必然的關聯:另一方麵,因為各地寺廟及道觀數量減少,形成少數幾家獨大的局麵,處所官員也不敢等閒獲咎,不然凡是阿誰寺廟或道觀鼓勵底下的信眾給鬨點事,先不說朝廷會如何措置這些百信和寺廟、道觀,起碼作為處所官員是逃不了乾係的!
內心想甚麼李承乾可不敢表示出來,臉上一副恍然受教的神采道:“哦,明白了,你們都是……嗯……如何說呢,就是有點投鼠忌器?不敢等閒定奪?”
“拜見太子殿下!”
“嗯。”李二陛下昂首撇了一眼李承乾,便持續低頭批閱奏章。
來到尚書省,本日剛好是尚書左仆射房玄齡當值。
“太子殿下本日來但是有甚麼事?”
“房伯伯,你們也真是……”李承乾點頭看著房玄齡,帶著微微的鄙夷之色。
房玄齡還想抵賴,李承乾直接揮揮手打斷他的話,“好了,好了,我明白你們的苦處,這事我本身找父皇籌議去。”
“那就長話短說!”李承乾想都冇想就直接回了一句,讓房玄齡不由愣了一下。
“那殿下應當也曉得,李氏宗族出自老子?”
當然,李承乾也冇有傻到持續詰問,而是皺眉道:“這也不對啊,我記得武德年間,皇爺爺曾經命令清算過這些梵刹和道觀,他們何故還如此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