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第1頁/共4頁]
在他看來,杜預才華再高,也不過是讀書人。
十四個字,便如同十四條龍!
“唉,孩子,你是勇於仗義執言的人啊。不過這年初,說多了但是要掉腦袋的。不管朝廷還是佛門都不會放過你。”
一個秀才,竟然能題詩成龍?震驚六合?
每一座寺院,都需求占有大量的良田、作為扶養田,占有大量的民力保護扶植,占有大量男性削髮爲僧。
杜預的眼神,那裡是甚麼讀書人悲忿而有力的眼神?
小小臨安城,五百多座寺院,煙雨江南,多少樓台,不能為布衣百姓遮風避雨,卻用來給泥塑木雕作為神殿,裝潢之用。
隻聽得山崩地裂、佛塔傾圮、信徒驚呼之聲,此起彼伏。
徐士林看著如狼似虎,撲上來的武僧和衙役,倉猝對杜預道:“杜兄,快走!”
法海卻哈哈大笑起來。
他一躍而起,鷹隼般向杜預撲來。
這也讓法海非常遺憾。
現在,杜預卻寫出了“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等名句,豈不是給金山寺錦上添花?讓金山寺更加光輝、申明遠播?
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雲,噴水化霧,神妙非常!
“嗬嗬,無妨,讓他寫!”
這一下,杜預與法海眼神碰撞、四目相對!
“快拿下,將此人拿下!”
如此景象,呈現在臨安各處。
這些寺院,或者在名山大川,或者在江邊山頂,或者在鬨市當中,莫不金碧光輝、香火鼎盛、人流如織,到處都是虔誠膜拜、慷慨捐募本身心血錢的善男信女。
然後,落空佛光覆蓋的佛塔、寺院、大殿、樓閣,便快速暗淡下去,方纔建成的佛塔,卻如同年久失修、百年腐朽,被一刹時吹過摧枯拉朽般轟然傾圮···
勝券在握、降維打擊的諷刺!
杜預卻淡淡一笑,傲然道:“天下之事,天下人管的!這大宋如此倒/行逆/施,我不信,這天下冇有端方。”
昔日到處是捲菸環繞的通俗的寺廟,現在亭台樓閣都滄桑聳峙在昏黃的煙雨當中。
寺院、佛塔的和尚、香客、善男、信女,看地瞠目結舌,如同末日來臨。
每一座寺院,都是重重壓在百姓頭上的一座大山,還是一座不竭吸血的大山。
讀書人,無能成甚麼?
眼看杜預就要被法海掐死,俄然,遠處傳來了陣陣驚呼聲。
這裡但是臨安,南宋朝廷地點地。
南宋天子好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南宋朝廷在臨安、江南大建梵刹。據《南史》都說:“都下梵刹五百餘所”。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更是實數,是杜預代表泛博勞動聽民,對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祈求長生不老的南朝天子們氣憤的控告!
法海俄然間感覺有些不妙。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法海仰天長嘯,彷彿杜預說了天大笑話,笑得山林震驚、金山寺光芒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