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論策[第2頁/共3頁]
非論如何,這又是一場內鬥!王承恩自以為所做的統統都是為崇禎好,卻不曉得他纔是崇禎實現巨大抱負的最大絆腳石!李大梁如果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方纔崛起的江河幫會遭受多大的打擊。大明朝恰是有太多如許自發得是的人,才終究國破君亡的!
錦袍老者端著茶盞,聽得微微點頭。
秦書淮不由地嘲笑一聲,心中連連喝采!鬥吧,你們不鬥得天昏地暗,我如何能有趁虛而入的機遇?
見菜另有多,便又要了壺酒,優哉遊哉地喝了起來。
“鄙人秦書淮,隻是一粗鄙武夫罷了,自及不上幾位兄台出身王謝。不過,幾位兄台的遼東策論,卻實屬荒誕,鄙人忍不住想說兩句。”
一個白衣墨客說道,“兩位兄台,今秋鄉試可有掌控?”
這麼說,王承恩要對於的,純粹就是李大梁這小我了。
秦書淮嘲笑道,“要入京畿,又何需插上翅膀。現在黃台吉已打通蒙古察哈爾一線,隻需率八旗鐵騎取道蒙古,從長城防區極其虧弱的薊鎮突入關內,再攻占遵化,便可直逼京師!到時,就是袁督師班師回朝,恐怕也有所不及。”
既然江河幫儘忠朝廷,那為何王承恩又說江河幫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禎親筆圈定的欽犯?
秦書淮又道,“幾位又說袁督師恪守遼東,後金賊夷必不成過,此話不假。不過,諸位可想過,賊夷鐵騎入我大明乃至攻我京畿,並非隻遼東一道?”
待兩人走遠後,秦書淮見院子裡到處都是保衛,便又在洞中呆了一會。直到這兩人出了院子,園中的大部分保衛才撤去,隻留下幾個夜間巡查的人。
“幾十萬勤王之師?我呸!你覺得朝廷可堪一戰的兵馬另有多少?撤除空餉的兵員不說,真正能戰的怕隻要十之一二!現在朝廷屯重兵於遼東,又用重兵對付GSSXSX一帶民變,屆時八旗精銳一來,怕是直搗紫禁城腳下!”
另一個青衣墨客笑道,“寒窗十載,四書五經自不在話下。不過近年之策論,倒是非常頭疼。不知本年策論以何為題?論遼東?論撫民?還是論吏治朝綱?”
白衣墨客說道,“難不成他還能插上翅膀,繞過遼東?如果如此,怕是賊夷早這麼做了。”
秦書淮說道,“極其兄台說賊夷已是強弩之末?嗬嗬!崇禎元年仲春,賊首黃台吉親率鐵騎在敖木倫擊敗多羅特部。玄月,後金又征服察哈爾。現在蒙古多部已歸順後金,後金氣力比之當年隻強不弱,你們可知?”(注:明稱皇太極其黃台吉)
青衣墨客臉上閃過一絲慍色,不過頓時又很有風采地一笑,說道,“哦?那兄台有何高論?”
對三個墨客說道,“三位兄台,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