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金蘭齋[第2頁/共4頁]
因而乎,他見到洪家湊趣北洋新貴,就對洪家越來越冷酷,很快就把自家“蜜供”活計轉交朝陽門的“永星齋”籌辦,寧肯花大錢也不再沾洪家的光,這也就意味著兩家人完整斷絕了來往。
他是個很有品德操守的人,念著祖輩的情分,不但冇讓完顏家分擔清廷垮台形成的虧空,還出一筆巨資,用公道的代價買下了完顏家對統統店鋪的股分,並且持續承擔著每年為完顏家免費供應“蜜供”的活計。
本來,因為禦藥房東藥房靠近東華門,以是在道光年間,長年在東藥房宮直(太病院醫官在內廷值班之稱)的七品太醫壽遠,天然就成了洪家東華門外“衍美齋”分號的常客。
頓時承認確切是想問有關父母和孃舅之間的疇昔。因為他不管如何看,都感覺幾小我當年有些非同平常的故事。何況兆慶的婚事還拿母親來講事,這就更讓他感興趣了。
這個“金蘭齋”實在很不普通。
要曉得,旗人的餑餑很高文用是用來祭奠,上供用的餑餑桌子是金龍繡套,桌子上每節碼二百塊糕點,往上摞十三層,有五六米高,還得用生果、絹花做頂子。單這一項,每年就意味這一筆龐大的開消。
以是說,洪家的這個拆夥前提可冇法再刻薄了,也就使得完顏家還能保持著最後的麵子,保護住必然貴胄氏族的莊嚴和餬口質量。
固然按理說,洪家和完顏家的下一代人已經素不瞭解,形同陌路了。
冇想到此時,洪衍武卻主動請纓,表示情願先來送表叔回京,明天再返返來接大師。
允泰實在也冇甚麼好送的,他就給壽敬方帶上點兒自產業的新奇生果。嘴裡非常過意不去。
因為當年參店、金店、當鋪,均為不能私開的闊買賣,洪家也就今後一飛沖天,成了都城最富盛名的官商,最具氣力的超等富豪之一。
最後三家達成共鳴,一起合辦了蔘茸行“衍壽堂”,就此把持了宮中東西兩個禦藥房的人蔘和鹿茸供奉。
洪效儒不但把與壽家合辦的藥鋪洪壽堂開遍了北方諸省,還前後投資入股了嶽乾齋的鹽業銀行,黃奕柱的中南銀行,王昭甫的丹楓洋火廠,德國人詹姆士創辦的朱諾飯店,以及股分製的津門北方輪船公司和津門利中酸廠。
洪家的第五代傳人名叫洪鼎,他見壽遠這個老主顧住的處所離紫禁城很遠,便主動把分號後院的一間空房借與壽遠利用。久而久之倆人也成為了老友,常常在一起品茶談天。
“你要老這麼客氣可冇意義了啊。我明兒還籌算把配好的藥讓小武給你送來呢。那你下回見我,難倒還這麼謝不成?再如許,我都得躲著你了……”
他說如許呢,家中大哥曉得這邊環境,會替母親多請一天的假,壽諍也不消陪父親急著歸去了,又有多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