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碰頭會[第4頁/共4頁]
更何況收海蔘的代價還低了呢,他們既然有門路能加價往外賣,如何也是個賺啊!
敢情韓瑩有一個女同窗的丈夫就在水產公司供銷科事情,另一個男同窗的母親是水產公司的一個營銷點的經理。
他們把從這些人丁中的獲得動靜彙總來看,不但水產公司的海蔘存貨冇有大幅增加,反倒還因幾天的貶價發賣敏捷減少。
“你們冇事吧?都好好想想,即便代價再低,我們持續按老體例賣海蔘也還是有的賺啊!我們永久到不了九塊錢往外賤賣海蔘的境地!鐵定贏利的買賣都不乾了?”
特彆是剛纔建議要拆夥的“三戧子”,感覺本身傻透了。臉紅得就跟個煮熟的螃蟹似的,嘿嘿嘲笑不已。
前麵說過,韓瑩中學上的是重點黌舍,同窗天然滿是學習尖子,乾部後輩也不在少數。這些人當中,固然有一部分因父母垮台倒了黴,卻仍有一部分還在台上的,也有一些是比來又重新規複事情的。
像“老刀魚”、“三戧子”,他們各收了五十來斤。這時就紛繁提出,說隻按他們收買本錢原價托付就算了,哪怕按九塊一斤也行,免得因為本身,扳連大師的公帳虧損。
而老百姓歡度“十一”,籌辦新婚喪事,提早有了低價的海蔘供應,這既無益於他本人的官聲,又能實實在在地惠民,同時還達到了繁華市場的結果.
當然,洪衍武能做出如此判定也絕非徒托空言,而是有究竟按照的。因而,本著從冇有調查就冇有發言權的原則,他很快就把幾天來的調查成果跟大師做了一番交代。
當時韓瑩在飯店點完菜後,她就用心假裝獵奇,提及現在海蔘貶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