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廣東來人[第2頁/共3頁]
“若能解東翁平賊之憂,倒也冇甚麼,再者,這趙銘道在剿除洋夷之事上很有建功,本身又有些才氣,若能為東翁差遣,也是他的造化。”陳梓君笑道,但又說:“鄙人有兩個擔憂,其一,此人草澤出身,言談不俗又精於算計,若不能好好把握,會給處所遺禍。其二,此人即使經商多年,但如何能一下拿出這麼多金銀呢,是不是.........。”
“可萬州千戶曹君輔想為他兒子補這個缺,情願獻一千兩助本官平賊。”洪天擢故作難堪。
這麼說,天然是拿丁魁楚來殺價,作為丁魁楚的親信,洪天擢當然曉得他的貪婪脾氣,在三千兩都能賣個知縣,一個千戶的武職在丁魁楚那邊必定能拿到。
陳梓君道:“那就要細細查訪,如果不可,乾脆拿來扣問。”
當陳梓君走進書房的時候,瞥見洪天擢正坐在桌案後,神遊思考,麵無色彩,陳梓君與其訂交十數年,當即問道:“東翁,有何事?”
“如你所說,那畢方濟冇有來?”洪天擢問。
洪天擢感喟說道:“若瓊府士紳都如賢侄這般心胸天下,就冇有那很多費事了,彆說統統士紳,本日若那梁思安先生有賢侄這般憬悟,二賊招安也就成了。可惜可惜,瓊府也就賢侄如此了。”
“姓李名啟英。”
林同文曉得他在抬價,乾脆說道:“那我做主,三千兩!”
“此人如何稱呼?”洪天擢考慮半晌,問道。
“此番事卻不是賢侄想的那麼簡樸,容我好好考慮一番,明日給你答案。”洪天擢淡淡說道。
“........趙兄固然是出身草澤,卻見地不凡,胸有丘壑,一向想當兵報國,若垂白叟肯給他這個機遇,他自可解大人幾分憂愁。”林同文趕緊說。
“當真?”洪天擢瞪大了眼睛。
洪天擢淡淡點頭,麵帶怠倦:“不過一外洋賤棄之人,不見也罷,你自行措置就是了,先讓他去問一問英夷史氏,看看船上資財與緝獲票據可否對比,若並無差池,趙銘道那軍職一併允了吧。”
陳梓君點點頭,解釋道:“天子應允畢方濟,可在廣州賜賚其田宅和教堂,此人一麵要與濠境之佛朗機遇士交聯,一麵要建立教堂,以是未曾前來,但派來的通譯溫馴懂事,倒也能用,是個漢人,暮年就逃亡南洋為商,新近投效畢方濟的,不識得英夷筆墨,但能通譯,鄙人喚他來見見大人?”
洪天擢點點頭:“仗義每多屠狗輩,前人誠不欺我,這趙銘道本事倒也不消你多說,洋船之事上已經見了幾分,隻是當兵之事,卻有些困難。”
林同文笑著說:“垂白叟,小侄傳聞,客歲垂白叟平吳偕時,清瀾所千戶以下數十人陣亡,方纔打洋船,韓千戶又陣亡了,這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