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家境[第3頁/共4頁]
正屋,即一戶人家家主所居住的房屋,在一座院舍內的職位最高,自從蒙瞿戰身後,葛氏便單獨寡居在此,至於蒙伯、蒙仲兄弟二人,此前都跟母親睡在一起,但待等兄弟倆長到八九歲的時候,便遵循俗禮,搬到院子東側的屋子居住。
蒙薦張了張嘴,一時候冇反應過來,竟不知該迴應甚麼,那發慌的神態,讓蒙仲在旁看了強憋笑容。
『你倒是問候一聲啊。』
泥像統共有三尊,彆離指代蒙舒、蒙舒之妻,以及蒙瞿,即蒙仲的祖父、祖母以及父親。
雖是正屋,但屋內的安排卻極其簡樸,大抵三丈周遭的屋內,正中心鋪著一張草蓆,草蓆上擺放著一張方剛正正的木質矮桌,矮桌的木料不得而知,不過看上麵那一道道開裂的陳跡,不難猜想這張矮桌怕是已有些年事,能夠比蒙仲的春秋還要大。
至於院內西側的屋子,目前則作為廚房以及堆放木料、雜物的柴房。
本日瞧見葛氏在常日裡一絲不苟地供奉著公婆與丈夫,蒙薦心中非常讚美,連帶著對葛氏的評價,亦更加進步了幾分。
當看到那張小案上乾清乾淨,且三尊泥像麵前的瓦盆中供奉著一些飯菜、鮮果,蒙薦微不成查地點了點頭。
“啊?”
此時男女婚事,根基上是憑父母之命、族老之言。
如此也難怪蒙薦更加看重蒙仲。
長老都這麼說了,葛氏也不好再說甚麼,隻好當蒙仲不存在,與蒙薦籌議起有關於他宗子蒙伯的婚娶之事。
能夠是發覺到蒙伯見到本身後顯得非常拘束,蒙薦便走上前與他隨便扯了幾句,先是問了問蒙伯正在補綴的那輛拉車出了甚麼狀況,然後又獎飾了後者幾句,總算是讓蒙伯的表情逐步平複了下來。
蒙薦笑嗬嗬地擺擺手,表示並不關兄弟倆的事。
在蒙仲的攙扶下,在矮桌旁東側的位子跪坐下來,同時他用左手手指悄悄敲了敲矮桌的靠南部分,明顯是表示蒙仲在南位坐下——畢竟蒙仲在這裡年紀最小嘛。
“老夫也是纔到。”
這幾尊泥像稱作「屍」,代已故的蒙舒、蒙瞿父子享用葛氏與蒙伯、蒙仲兄弟二人的供奉。【PS:屍最早就是專門指代替已故的先祖受先人供奉、祭奠的‘代替物’,有效活人代替的(普通是孫輩的小孩),也有效泥像代替的,到厥後,才演變成神主牌,即靈牌。所謂的屍身,實在應當是屍體,屍纔是專門用來指代已死之人的字。】
蒙仲的家亦在鄉邑內,冇過不久長幼二人便到了。
“長老請坐。”
在屋內的角落,擺放有兩隻半人高的瓦缸,想來是盛放穀麥糧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