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傍晚[第2頁/共4頁]
『PS:求訂閱~保舉票~月票~』
“器”,指的是禮器,延長下來即君王的儀仗,包含出行、祭奠、喪葬等等。
聽聞此言,肥義愣了愣,旋即頗感獵奇地問道:“他有甚麼好戰略麼?”
肥義捋著髯須揣摩了一下,旋即微微點頭說道:“很不錯的說法,不過……他感覺我趙國現在有變法的前提麼?”他略顯難過地又搖了點頭。
聽聞此言,肥義那充滿皺紋的臉上暴露了笑容:“那您就與他合力吧。”
而“名”,指的是君王冊封臣子名爵的權力。
“你還愣著做甚麼?”
回想到方纔從這座宮殿裡分開的龐煖,蒙仲並不是很信賴趙主父的這句話。
“好!”醉醺醺地趙主父掙紮著站起家,同時招招手號召蒙仲:“蒙仲啊,來,扶我一把。”
當時周王室的氣力底子比不上晉國,但在位的周天子卻表示,你想如何做就如何做,但我不會給你答應。
說完,他就跟著鶡冠子分開了。
趙王何細心回想著他與蒙仲談聊的過程,終究,他點了點頭:“他曾在寡人麵前直言不諱,說他不會叛變主父,他敢將這心中的實話奉告寡人,信賴是誠信之人……寡人以為可托。”
“本來是小友。”鶡冠子淺笑著看著蒙仲,他彷彿想說些甚麼,但終究,他甚麼都冇有說,隻是與蒙仲點頭告彆。
“這個……”
固然他冇有去過信都,但也曾聽趙主父提及過,信都最大最聞名的兩座修建,其一是「信宮」,其二就是「檀台」,即曾經趙成侯為了向臣民顯現“言必信、行必果”的決定,在信都製作了信宮與檀台。
而現在,蒙仲將他麾下五百名流卒取名為「信衛」,而龐煖則將其麾下五千名兵卒取名為「檀衛」,這明顯就是有著與他合作的意義。
看著龐煖拜彆的背影,回想著他方纔那模糊有幾絲合作之色的眼眸,蒙仲心中亦有些無法。
這是正麵例子,而反例就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後,魏、韓、趙這三家竊奪了晉國的“反臣”,最後都獲得了周王室的承認,冊封為諸侯,至此,周王室威儀喪儘,再冇有諸侯把周國放在眼中——這就是因為周王室開了向臣屬“讓步”的先例。
前文就說過,究竟上肥義也但願趙國實施全麵的鼎新,將「胡服騎射」鼎新中留下的縫隙與隱患十足彌補上,但遺憾的是,趙國的內爭太嚴峻,不具有實施鼎新的前提。
不過在此之前,肥義先要扣問趙王何一件事:“君上,您以為蒙仲此人,可托嗎?……莫要在乎是老臣向您保舉了此人,您要有本身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