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匡章(二)[第2頁/共4頁]
據田章回想當時的景象,他教員孟子固然冇有親口承認,但那“笑而不語”的神態,如何說也是默許這件事了吧?
再加上二人的年齡相差,田章如何能夠會因為一名“同門師弟”的才氣而感到羞憤呢?在這天底下,似龐涓、孫臏那種師兄弟終歸是少數,更多的,還是蘇秦、張儀那種師兄弟。
而以莊夫子與孟夫子那兩位德高望重的大賢來講,總不能是手劄對罵吧?
田章恍然大悟地看了一眼趙主父。
記得蒙仲當初跟著其義兄惠盎拜訪孟子時,孟子居稀有百名儒家門徒在聆聽孟子授業,可在這數百人當中,真恰是孟後輩子的,又有幾人呢?
瞧見這一幕,趙主父心說總算是提及到我了,可還冇等他開口,卻見田章再次把頭轉向蒙仲,笑著說道:“增漲見地,未需求去趙國,如果小老弟不嫌棄的話,不如隨為兄光臨淄瞧瞧,見地一下我齊國的稷放學宮,那邊真的是充滿著道、儒、名、墨、法各家學術……”
“真的不是像章子您以是為的那樣……”蒙仲很有些哭笑不得地解釋道。
而此時,田章與蒙仲的對話還在持續。
在一番酬酢閒談後,趙主父與田章終究進入了正題,即趙國伐齊這件事。
聽聞此言,田章捋著髯須笑道:“這事千真萬確!……我也是聽萬章、公孫醜他們說的,據他們所說,孟師隔三差五就會收到莊夫子的手劄,隨後孟師就會當即複書,哪怕是在傳授弟子的半途……”
『莫非我真的弄錯了?』
“孟夫子贈半部《孟子》,這但是很多師兄弟都冇能獲得的殊榮啊……”
毫不誇大地說,不管是當年周遊各國時的孟子,亦或是現在隱居在鄒國的孟子,皆有許很多多的年青人日思夜想但願成為孟子的弟子――當然,此中也不乏有但願藉助儒家名聲為本身出息鋪路的心機者。
看著聊得默契的田章與蒙仲二人,插不上嘴的趙主父再次冷靜地喝了一口酒。
而現現在,蒙仲明顯已被儒家“承認”為門內弟子,而蒙仲本人卻彷彿不承認的模樣,這讓田章感到非常不測。
“……”
趙主父:“……”
“唔……”
也是,隔三差五就收到對方的來信,如此頻繁的手劄來往,除了罵戰也隻要辯論世事利弊了吧?
“莫非是因為莊夫子的乾係?……哈哈,不必坦白,莊夫子夙來不喜我儒家弟子,此事世人皆知。不過據我所知,比來孟師與莊夫子的乾係好似大為改良了……”
“是不是那裡弄錯了?我是莊後輩子,並非孟後輩子啊。”
心中暗笑了一聲,田章拱手向趙主父告罪道:“見到同門師弟,不經意蕭瑟了趙主父您,還望趙主父莫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