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攻高唐[第2頁/共4頁]
『PS:還是咳嗽、咽痛、發熱,難受,快快用票票來安撫一下作者吧。』
但是,即便這名齊使態度已非常恭敬,但趙主父還是冇有竄改情意,還是命令攻打高唐。
據趙主父在集會中所說,齊國已經在高唐邑、平原邑兩地駐紮了重兵,嚴守防地。
在商討後,趙主父命令安陽君趙章與將領「趙希」一同攻打平原邑,而趙主父這邊,則命趙袑統領左軍、許鈞統領右軍,攻打高唐邑。
蒙仲一臉不測埠看向趙主父,他冇想到趙主父竟拿滕國的百姓舉例。
其啟事就在於,蘇代與燕國國相子之有聯婚。【PS:一說是蘇秦與子之有聯婚。】
倘若說當時宋國攻伐滕國的戰役是不義的,那麼本日趙國討伐齊國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燕國的「子以內鬨」這件事中,蘇代扮演了一個極其關頭的角色,是他壓服了燕王噲信賴國相子之,乃至於將統統的國度大事都交給了後者。
在蘇秦受重用於燕國的那段時候,他的弟弟蘇代、蘇曆等人,亦紛繁來到了燕國定居。
是的,趙主父受權於趙將牛翦的“便宜行事”,即叫後者乘機騷擾高唐、平原兩邑,殺人放火,擯除邑地的齊國百姓,讓高唐、平原兩城皆變成孤城,以便趙軍今後攻城。
當日,當趙主父帶領的軍隊駐紮於高唐城西北大抵二十裡處後,高唐城便派來了使者,在請見趙主父後,責問趙軍為何無端進犯他齊國。
約莫在仲春二旬日前後,蒙仲帶領著信衛軍,跟從趙主父所率的趙軍,到達高唐境內。
能夠是得知了前一名使者的經曆,這名使者在請見趙主父時,態度較著恭敬了很多,的確能夠低聲下氣來描述。
並且,為了便利攻打高唐城,便事前在高唐城周邊的鄉邑搏鬥、放火,擯除居住在本地的齊民,似這類戰役體例,又如何稱得上是大義的。
據蒙仲目測,這蘇代大抵四十餘歲。
隻因為蘇代這類“危言聳聽”的伎倆,早已經被這世上的說客用爛了。
隨後燕文侯過世,傳位於燕易王,燕易王過世又傳給燕王噲——即因為想要將君位禪讓給國相子之,而使燕國呈現了內鬨,幾乎被齊國所攻滅的那位燕國君主。
而後,蘇代亦代表齊國出使魏國、楚國,乃至是宋國,是當世較為聞名的縱橫家。
高唐邑,得名於古高唐國,這也是周王室冊封的諸侯國,不過在厥後被齊國所兼併,成為齊國的“五都”之一。
這份觀點,就算是蒙仲如許讀過很多兵法的人,亦感受茅塞頓開。
三月初四,在趙主父籌辦二度攻打高唐城時,有一名從臨淄而來的齊國使者來到了趙軍的虎帳,請見趙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