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2頁/共5頁]
魏王遫點點頭,感覺這個發起非常不錯,而就在這時,韓王咎提出了讓蒙仲身兼韓國大司馬的建議——他表示,正所謂名正言順,蒙仲隻要同時身兼魏宋韓三國大司馬之職,他才氣馳名分同時兼職魏宋韓三國的軍隊,獲得三國軍卒的承認與擁戴。
暴鳶聞談笑著說道:“臣已經提了,不過我那位老弟說,華虎已經被派往宋國的商丘了……然後,臣就向他保舉了公仲侈。”
而與此同時,翟章則聘請蒙仲、暴鳶在他府上喝酒。
看上去,彷彿冇有回絕的來由啊?
是以,就像穰侯魏冉所說的,投奔秦國,促進‘秦趙韓三國聯盟’,這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前程,畢竟客歲秦國被蒙仲狠狠重創了一回,元氣大傷,近幾年來一定會立即撕毀商定,但考慮到秦國始終有踏足中原的野心,暴鳶並不以為投奔秦國事一件功德。
其一,即燕國的上穀守趙奢,終究自行辭去了職位,返回了趙國。
借各國軍隊之力,加強盟主國的威懾力,這纔是組建聯盟軍隊的最本質的來由。
得知動靜後,魏王遫親身帶領百官出迎,將韓王咎迎入王宮。
在這封信中,樂毅提及了兩件事。
起碼,趙國插手這個聯盟的能夠性再次被降落了,除非趙國也效仿韓國,丟給他蒙仲一個大司馬,但這並冇成心義。
根本這一點,韓王咎本來籌算讓暴鳶出使魏國,借‘慶祝蒙仲身兼魏宋兩國大司馬’這件事,向蒙仲摸索摸索口風,冇想到,蒙仲竟然先行一步出使了韓國,這倒是免得暴鳶跑一趟了。
實在嘛,他與暴鳶就是但願蒙仲在韓國這邊掛個名——當然,為了讓蒙仲正視,他們確切會賜與蒙仲應有的兵權,但大多數時候,蒙仲所掌的軍隊還是在韓王咎的節製下,天然也不需求蒙仲日日呆在韓國。
以蒙仲現在魏宋兩國的職位,隻要他提出反對,魏宋兩國事不成能會違背的——倘若魏宋兩國違背了盟約,蒙仲說不定會出於對韓國的慚愧,自卸魏宋兩國大司馬之職,跑到韓國這邊來,當時,那韓國就賺大了。
不想被拋下,那就讓蒙仲出任韓國的大司馬唄,在同時兼任魏宋韓三國大司馬的環境下,蒙仲天然不成能再有甚麼偏疼。
遵循這個趨勢生長下去,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很有能夠逐步構成‘秦趙楚三國聯盟’對‘魏宋韓三國聯盟’的兩極對峙——燕國的話,應當是兩邊都不想獲咎。
三今後,韓王咎帶著暴鳶、蒙仲二人,親身出使魏國。
換而言之,魏宋韓三國加固盟友乾係,很有能夠加促秦趙聯盟。
固然當年因為韓太子嬰無緣無端病故的乾係,與其夙來交好的魏王遫對韓王咎心存成見,以為是韓咎為了奪位而害死了其長兄,但現在韓王咎所說的這番話,魏王遫倒是挑不出甚麼弊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