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摺子[第2頁/共3頁]
承乾殿是帝君還是太子時讀書的處所,不似朝殿普通寬廣空曠,也不似寢殿普通構造龐大有三重門。四個角都添了紅泥小火爐,有專門的宮人守著,整座殿都是木質的佈局,地板是上品的黃梨花木,完整不需求拿甚麼湯婆子取暖,連地板都是熱的。
不過半個時候,那抹湖綠帶著簫崇端來了,隨行的,另有戶部侍郎孫薦之。我讓人給天佑王、簫尚書、孫侍郎各安設一個蒲團後,看了孫薦之一眼。
我看看劈麵的三人,開口道:“簫尚書,請你過來是有些賬目想查對,關於蜀南梵刹擴建所撥付的三百萬兩,是否有呼應的開支預算?”
一行十四人,一起騎快馬從潼關到帝城,隻用了三日。雖說這三日路上有很多埋伏,但羽林衛都一一對付過來了,唯有一次是趁半路人馬不在時偷襲,眼看撐不過,武衛隻得出來幫手。
天佑一本本撿起散落在地上的摺子,行動遲緩,眉頭舒展。
剩下一小部分,各係黨派之間相互指責哪個部開消多了些,又有那些支出對不上帳的,哪個尚書一月連納三位妾氏,哪個侍郎去青樓被家中夫人捉姦的……我越看內心越是沉,疇前內閣中就有公孫黨係的人,現在公孫位居輔弼,霸著內閣,這些摺子裡的玄機,我是越看越明,越看越心驚。
天佑王來時法度倉促,還是今早那身深藍色的明服,我從銅爐下取出摺子重重扔到天佑王腳下道:“王爺看一看,舫城水患,淹了很多人家。張澤之十天前上了摺子請國庫撥付賑災銀兩,安設哀鴻,重新加固河堤,為何這一等的摺子至今未批!”
簫尚書笑道:“前年的國庫開支預算,以及客歲國庫實際的各項開支,薦之都有參與考覈,故臣也將薦之帶來了,還請國師莫要怪臣先斬後奏。”
保持均衡,不使一方權勢獨大,是帝君一貫的馭臣之術。
我將案上的摺子一本本扔到天佑王腳下:“這一本,康平四年一月,蜀山寺廟翻修擴建,佛像需求加蓋金身,從國庫中撥付了三百萬兩銀子,臣問王爺,此項開支是否在上年預算中?又叨教王爺,三百萬兩白銀,夠舫城加固多少河堤,修建多**庫,施助多少萬哀鴻?”
我將一本又一本奏摺接連扔到天佑王腳下道:“這武將磐安,傳聞是你從邊疆一步步汲引上來的,這摺子上說,武將磐安身上揹著三條性命,因兆尹王澤對峙秉公判案,放火燒了王澤宅邸,所幸無職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