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郭奇佐[第3頁/共4頁]
全慶、全誨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兩人麵色和緩了一些,畢竟他們和郭奇佐相處過,相互有些豪情,現在對方能夠說得上話,借糧之事,說不定另有轉機,因而全慶低呼道:“阿彌陀佛,郭施主有話但說無妨,老衲等人洗耳恭聽。”
這兩名老衲發自內心的不想幫忙朱璃等草軍,這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可聽了郭奇佐剛纔的一番談吐,他們躊躇了。
“縱觀唐朝弊端,三害不除,天下不淨,時至本日,泱泱大國,已然病入膏肓,李氏即便再有賢明君主繼位,麵對千瘡百孔的大唐天下,隻怕也是心不足,而力不敷了吧,兩位大師以為大唐還能悠長嗎?”
這裡上演一出良臣擇主的戲碼,那邊的全慶、全誨卻麵無人色,這兩人一開端就看出對方出自軍旅,可和尚在大唐有著特彆的職位,以是他們也冇有在乎對方的身份。
他聽了郭奇佐的話,更是堅信不疑,他不是堅信本身今後會出人頭地,雄踞一方,那畢竟是冇影的事情,接管過當代教誨的人,都比較客觀,他們都信賴目睹為實,那些虛妄的能夠成為目標,但不必然是真的。
大廈將傾,水涸豈有魚在?
這番話語落到張歸霸、張歸厚等人耳中,或許冇甚麼;但落在武悼、朱璃、全慶、全誨耳中卻各有感慨。
“剛正、周遭,你們去庫房,將這些年的餘糧,裝上二十大車,伴同諸位施主,一起送下山去吧。”全慶隨口招過兩名弟子,當著世人的麵,慎重叮囑道。
此話一出,也代表著真如寺被郭奇佐壓服了,他們終究不敢冒著獲咎朱璃的風險,計議已定,很多人都長出了一口氣,當然也包含衝出來的那兩隊僧兵,和尚在唐朝的職位再尊崇,也不肯意和甲士對上,更何況是一群造反的軍隊。
“草軍”。
郭奇佐言畢,便退到朱璃身後側,杜口不言,隻是淺笑地看著全慶、全誨兩人,彷彿肺腑之言已經說完,詳細決定取決於兩位老衲,不管成果如何,他都不在乎。
不過,如果這個軍旅是草軍所屬,那就另當彆論了,和尚的職位是唐朝官方給的,卻不是草軍給的,官方的甲士或許會顧忌他們,而草軍這些提著腦袋造反的人,可不必然吃他們的那一套。
他堅信不疑的是郭嘉如果想要處理缺糧的題目,底子就不是甚麼難事,冇有甚麼按照,就因為他是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