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院試[第2頁/共3頁]
薛玉書輕啜口茶,將茶放下,這才道:“今晚大師便不消歸去了,重新審卷,待你們保舉完,本官會在你們每人的落卷中抽出十份查檢,如有文章實在出彩,而審卷官讓其出圈,便是科舉舞弊。”
崔明啟任滿就會被調走,今後底子管不到他們,再加上有秦家撐腰,他們並不怕崔明啟。
不等薛玉書開口,府學山長李昌勝便站了起來:“此次考生雖冇特彆凸起之輩,然文章程度均合格,倒也不算太落了我們建康府的臉麵。”
崔明啟內心暗罵一句“老東西”。
他堂堂知州,若在這些山長麵前都要夾著尾巴做人,便愧對本身的品階了。
真到當時,莫說他們隻是憑藉秦家,便是秦家本身也冇法滿身而退。
“知州大人這是何意?”
此次科考以後,成績良好的考生要入府學,李昌勝作為府學山長,也有著選本身門生的心機,自是有本身的設法。
可他再不敢與崔明啟對戰。
其他縣學山長紛繁擁戴。
又一名縣學山長直接將此事無窮拔高。
他們敢與崔明啟辯論,卻不敢獲咎薛玉書。
甚麼民風不敷,清楚是藉著科舉幫秦家解除異己,大力攙扶本身人。
隻是如此一來,那些不肯站隊,又有才學的考生前程被完整封堵。
本日薛玉書要查檢一百多份考卷,還用了“科舉舞弊”的名頭,這就是要脫手。
不過一個府學山長,仗著有秦家撐腰,竟敢與他叫板,不自量力!
乃至於燕北的考生才氣始終差了些。
崔明啟便道:“便是讀書民風不如南邊,也該是團體程度不如,總不該一個驚才絕豔之輩也出不了。本官在府試時倒是看到幾個不錯的苗子,方纔看了一眼,這些院試的文章竟還不如我府試的考生所做文章。”
一名縣學山長驚呼。
薛玉書但是能直接麵聖的。
此中一篇特彆優良,便是放在南邊才子浩繁的省,也是出類拔萃。
崔明啟眼皮一掀,嘴角掛上一抹諷刺:“李山長既然不懂,本官便說得直白些,你們判卷有失公允。”
崔明啟嗤笑:“我朝本就有提學官抽檢出圈報告的規定,現在不過將範圍擴大,爾等便推三阻四,莫不是心中有愧?”
眾山長神采大變。
那些山長啞口無言,最後也隻得以“來不及”為由頭推讓。
平常他們都是靠著李昌隆,現在見李昌隆冇法以一己之力對抗崔明啟,他們也不敢懶惰,紛繁幫腔。
那些縣學山長自不敢對戰堂堂知州大人,李昌隆倒是不怕。
薛玉書見狀,又拿著杯蓋撥弄著茶葉,仿若現在這便是最緊急的事。
崔明啟卻不慣著他們,當即道:“科考為我朝推舉賢能,爾等以一己喜惡判卷,若讓明珠蒙塵,導致朝堂喪失良才,爾等又如何麵對賢人,如何麵對朝廷,如何麵對天下百姓,又如何麵對千萬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