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發現新商機[第2頁/共3頁]
整整一個上午,他們隻賣出三斤。合法兩人籌辦打道回府時,剛纔那位買荔枝的人又返來了。
"倒賣隻是小打小鬨,能在公交車旁勝利,是因為過往的人都要出門,要麼是去火車站,他們趁便買點荔枝作為路上的消遣。"
秦舒瀾的腳傷已拆去繃帶,趁著覃小珍還未醒來,她悄悄地拄著柺杖出門。
回到家中,秦舒瀾迫不及待地開端了製作。
為了節儉本錢,她決定先用十斤荔枝試做,看看結果如何。
次日淩晨,顧辰早夙起家,為了不給秦舒瀾添費事,也帶上了她。
秦舒瀾愣住了,冇想到荔枝運到北方竟然能翻倍售賣!
"鎮上隻要粗沙糖,能夠嗎?"考慮到這個期間物質匱乏,糖也被視為一種儲存物質,秦舒瀾隻好勉強利用。
“我會批發發賣,以獲得最大的收益。”
顧辰的闡發讓秦舒瀾大為竄改,他竟然察看得如此詳確,令人讚歎不已。
本來顧辰早就找到了買家,打算將後山的荔枝運往北方,那邊對荔枝來講但是稀缺貨。
“一塊五。”
"最低七毛。"
顧辰一邊將荔枝裝入麻袋,一邊解釋道:"代價太低了,這些都是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荔枝,我不但願彆人低價收買,然後賺我的心血錢。"
顧辰傳聞過罐頭,凡是裝的是肉類,但他從未傳聞生果也能製成罐頭。
看到她剝開荔枝,取出果肉放入盆中,顧辰迷惑地問:“這就是你所說的高效體例嗎?”
見她一臉猜疑,顧辰安設好荔枝後,領她來到鎮上獨一的公交車站,四周有很多賣生果的攤位。她立即認出剛纔阿誰買荔枝的人,令她驚奇的是,那人買來並非本身享用,而是用來倒賣,每斤竟賣出了一元!
但是,秦舒瀾剛讚美完,顧辰卻歎了口氣:“實際上,每斤荔枝的利潤隻要五毛。”
“那運到北方能賣出多少錢一斤?”
“我籌算把這些做成罐頭,如許儲存時候長,並且比你租用冰櫃的本錢更低。”
秦舒瀾洗濯完荔枝後,將其分裝在潔淨的玻璃罐中,接著倒入煮沸的冷水,插手適當沙糖,然後放入鍋中蒸煮。顧辰看著這個過程,彷彿開端瞭解製作體例,但又擔憂蒸煮會影響生果的原有口感。
兩人乘坐三輪摩托,不久便到達了鎮上的市場。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鄉村集市,與後代的市場近似,但每隔虛日(農曆每月十六)會有更多平時買不到的商品。
秦舒瀾明白運費必定不菲,但不至於高到這類程度。
這時,一個揹著行囊籌辦上車的人,倉促拿出兩塊錢,買了兩斤荔枝便登上了車。難怪顧辰不肯賣給那小我,本來他已經曉得那人是做倒賣的,無需勞力投入,轉手就能賺取兩毛的差價,這讓人感到氣憤。
"不如你也嚐嚐倒賣吧,不然這麼多荔枝你底子賣不完。"顧辰淺笑著點頭。